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学习的法则,在Rolf Doubelli的《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马克斯·普朗克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它就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不管被邀请到哪里,他就会对新的量子力学演讲一次,渐渐地,他的司机对他的演讲报告烂熟于心,于是就告诉他,“普朗特教授,老做同样的报告,你一定觉得很无聊,我建议在慕尼黑由我代替你作报告,你坐在最前排,带上我的司机帽,让我们换一换花样”。
普朗克听了之后也是欣然接收,于是这个司机就为台下的一群专家听作了一番,有关于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同样也获得了大家的掌声。
然后,有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问,司机回答说:“像这种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就请我的司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在故事中,普朗克的司机,因为听了很多遍普朗克的演讲,从而使自己可以代替普朗客做演讲,但是区别在于,这个司机的知识只是一种表演,一种模仿,就像镜子里的鲜花,虽然有鲜花的娇艳,但缺乏鲜花的芳香,并不能让自己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当有人提出专业性的问题时,司机只能让真正的普朗克来解答。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有写到,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深知识,是指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另一种就是表面知识,指的是很浅显的了解和模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想要深入了解每个东西,是不可能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表面知识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它让我们可以更快速的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产生连接,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明白表面上重要的东西,总比完全不了解要好。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过一个知识或者一个行业,就不要轻易对他下定论,因为一些专业的人都有可能会犯错,更何况我们才懂一点皮毛。
表面知识,同时也有着它的坏处,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司机一样,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其实已经明白了某些东西,但其实并不是,当别人提专业的问题时,你就回答不出来,更糟糕的是,我们可能一开始就被误导或者去误导其他人,就像Richard feynman说过的一句话,最重要的原则是你不能欺骗你自己,但你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不想被欺骗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批评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学习。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运用费曼学习法,一共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习一样新东西,然后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给小孩子听,或者对你的研究课题不了解的朋友听。
第二步,找出别人听不懂的地方或者是你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点。
第三步,再重新学习和研究,想办法能够再次把这个问题点说清楚。
第四步,重复以上的三个步骤,一直到你完全熟练说清楚为止。
费曼学习法有两个中心点,“简单和准确”,看看自己能不能向五岁的小孩解释清楚你所学到的概念,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用打比喻的方式来解释,用一些比喻句,可以让你快速内化所学到的东西,这样会强迫你去达到别人的理解水平,然后用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来教导他们。
费曼学习法的灵感源自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ichard feynman,曾经有人看过他的一个报告,名为“我不知道的事”,不断的挑战自己本身了解的事就是造就他成为一个天才科学家的原因。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他学习的秘密了,我也期待大家可以把费曼学习法,有效地应用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我也想知道费曼学习法是不是对大家都有所启发。
最后,你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或者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我们下回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