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论教育》是周国平历年谈论教育的文章及演讲稿合集。
2019读书者计划——《周国平论教育》他说:学校的希腊语意为闲暇,教育就是慢的过程。
他说:所谓教育就是把所学的全都忘掉后,脑袋里还剩下的。
他说: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智育丰富头脑,美育饱满生命,德育温润心灵。
他说:教育不是把孩子当做一个容器,往里面装填。而应该是让孩子自己把早已蕴藏在生命里的东西生发出来。
……
2019读书者计划——《周国平论教育》关于教育,周国平说了很多。也许很多观点已并不新颖,但细细读之还是那么的让人回味许多。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教育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教育届和思想界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是游学式的,经常带着弟子们出国游,边游边发表一些观点。时间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弟子们从孔子的言谈举止中受益匪浅,还特地把他说的话集合成集,就有了一些人爱白乎的:子曰。子有没有这么曰过,我们不得而知了。但在几千年前,东西方文明都选择了这种慢的教育,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回到现在,我们常说什么教育看什么,比如一度甚嚣尘上的江苏教育看南通等。似乎南通就代表了江苏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且把这一逻辑是否成立放一边,借用下这个格式看下当下的世界教育。世界教育看哪里呢?芬兰!芬兰教育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高质高效的教育典范,在国际PISA考试中,芬兰人往往笑傲全球。芬兰人也许学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教育也不那么与时俱进,有着自己的坚持,(芬兰人很少教育改革,尤其是大的变革),但他们的教育关注人的全面成长和终身成长,追求平等的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拉下。在芬兰,在校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大量的课余时间被用来培养孩子社交,生活,创新等方面的体验和训练。作为北欧国家之一,芬兰人用北欧人一贯的“散慢”来教育,让他们的孩子慢慢长大,就像寒带的树,长的慢,材质却是极紧致的。
慢,不是简单指时间纬度的拉长,更是指要学会等待孩子自己生长。如果说孩子就是蛰伏的种子,那么只有适合的阳光和水分才会萌发。不在这个点,怎么使劲都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当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人时,那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吧,旷日持久的言传身教比苦口婆心更具教育效果。
慢的教育实质是指向人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人的努力。知识可以短时间内灌输,但对灵魂的塑造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时下高分低能,高分无德的孩子层出不穷,归根究底就是灵魂跟不上肉体的成长,知识的学习是一时的,灵魂的塑造却是一世的。
写到这里,想起杜甫那首诗,真切的觉得实在是对这些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脚,就用它来做收尾吧。这首诗是:好雨知时季,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9读书者计划——《周国平论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