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不喜欢学习语文,我一让他写语文作业,他就满腹唠叨,不情愿写,更过分的是他把语文练习册都给丢了。
我很生气,跟他说语文多重要,他问我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我一时语塞:“学习语文当然有用了,而且很有用,语文是基础学科,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必考学科,而且你要想考上好的大学就得文理兼修,不能偏科。”
“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
“(⊙o⊙)…,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只是初中毕业就去谋生,可能你会认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够用了,但是生活不只是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比如吧,普通人说我喜欢你,他会说,我喜欢你,文化人说我喜欢你”
“他会说老鼠爱大米” 他笑着说。
我被语塞了,好吧好吧,我去查资料,下次,我得怼回去,要让他目瞪口呆、触目惊心、刮目相看。
资料整理中......
1、当那你走入社会就会发现,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且让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撩得了妹纸、说得动大BOSS,从年终总结、到竞聘演说,再到项目报告、商务谈判,把一堆枯燥的数据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条理分明地串联起来,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轻松的时候卖萌,该共鸣的时候动情,领导赏识,同事喜欢,工作会更得心应手。
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学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有了、情趣多了、情商高了,到哪都有好人缘。一个谈吐优雅的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一个理解能力强的人,特别容易成为行业能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工作事业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2、当你学好语文,其它科目不会太差
所有学科的教科书及试题的表述都要借助语言文字。打个比方,做数学题时,读懂题目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一定做不对。
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拉开分数档次的“大轴题”更多的是考语文。
高考数学的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有章可循,可以“按照套路出牌”一一解决的,唯独最后的“大轴题”让人防不胜防,没有固定的出题方向,也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它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呢?
难在三点: 读清楚、想清楚、写清楚 。
首先,这道题目的题意会比较“绕”,许多同学就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题意而折戟;
其次,理解题目之后要把数学推理的过程想清楚;
最后,由于推理过程比较复杂,如何把它清晰完整地答在纸面上又是一个问题。有些同学明明想清楚了却写不清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分数从指头缝间溜走,实在可惜。
这三个难点当中,“想清楚”是考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清楚”和“写清楚”则分别考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说白了就是考语文的功底。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很快地理清数学中的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家苏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经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语文成绩很好的同学,其它科目也不会太差。
语文学得好,我们就可以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遇事只能支支吾吾,言不成句、词不达意。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触之所及、心之所思,只要你产生了思考,你就是在使用语文。因为一个人思考的过程,就是在潜意识里组织语言的过程。
学好语文,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提高的是一个人的内涵修养,提升的是一个人做人的境界。
语文,就是一个让我们可以追求“诗和远方”的工具。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本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本可以,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语文,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