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八月的门口,回望刚刚过去的七月。
这个流火的七月,有紧张,也有松散。
紧张的是遇见了疫情,一波又一波,影响着大家的生活;松散的是就只读了一本书,目前写了六篇非常简单的读后感,非常符合专家的话——认同多,批判少;浅层随感多,深度分析少。
而今,疫情依旧在,并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所以我们只能处变不惊,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读书,也是需要一直都在的行为,如何抵达批判,抵达深度分析,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三五两天就能摆平,但可以试着提出自己的批判,提出自己的深度思考。
这个流火的七月,有输入,也有输出。
教师成长力推动课程一直在参与,只是离深度参与还差些火候。每周日晚上的分享,也还在进行。基本都听,基本也送上掌声。但老师们的分享,和自己发生链接的并不多,需要做出指导,或者需要一定的练习。写作研修班的课程,零星的听了一些,那个场域依然是火热的,是沉浸式的,是输出与输入兼备的。
关于输出,师父又搭建了一个平台,还是抓住这样的机会,磨砺自己,修改自己之前写的那些口水话文章吧。
这个流火的七月,亲情交流成为主流。一是相隔近10个月的儿子回家,每天和他相处,非常愉悦;一是不能外出旅游,那就先回家看望父母。在老家停留了一周的时间,见了该见的人,做了该做的事,吃了该吃的饭,喝了该喝的酒,虽然还留有遗憾,但是为了下次相见找个借口。
八月已经来临,31天,就是31个格子。
我已经看到我是如何在这31个格子里过活的了。有被安排,也有自己想要安排。
比如,今天花了大半天坐车,回到了成都,这个视我为过客的地方。当然,我也可以将之视为我人生旅途上的停留的一个驿站。未来,我也许会云游四方,走更多的路,认识更多的人,爬更多的山,看更多的海,呼吸更多新鲜的空气。
回来就洗洗换换,心里很快活。这样的快活,因为有来自故乡的投喂做底气。
比如,某些格子里,都是端坐在某个地方,倾听人家的思想,间或丰满自己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一直在自己的思想里,去建构自己想要建构的虚无。
比如,某些格子里,我只能做一个主角,去安排,去聆听,去组织,去负责。虽然叫培训,但我认为就是我们彼此熟悉的过程,只是用了教育理念或方法作为载体。我期待的是深度参与的人更多一些就好了,至于这个比例有多少,我不敢确定。因为目前,我对他们还一点都不了解。
这样的事情我干了好几年,是不是也应该推陈出新了呢?比如,适当的让一些人亮出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再或者,将学校的校歌放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些来自孩子们的欢乐。
比如,某些格子里,也许会无所事事,那就好好阅读吧。阅读之后,才是写作,才是摆脱自己原来的影子,才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个八月,是做计划的一个月,也是可以开花的一个月,更是可以结果的一个月。无论如何,做了,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