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前不久,在第5个国家扶贫日,电商扶贫大显身手,帮助一大批农产品、农村制品走进千家万户。在全国上下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新模式,电商扶贫对于贫困县域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最直接的效应是为贫困农民提供创业致富和工作机会,而农产品上行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农村电商的核心在于打通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通道。时至今日,工业品下行在很多县域已具有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上行这一老大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其与脱贫增收密切相关。因此,谁能在农产品上行有所建树,就代表谁是农村电商领域的佼佼者。
提到农产品上行,通常容易联想到阿里、京东、苏宁。其实,除了三大电商巨头,汇通达在农产品上行领域的表现也格外抢眼,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增收,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未来大有可为。
汇通达“清空”冬枣的三大亮点
过去,冬枣是沾化县一些贫困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但由于运输等困难,销售主要依赖采购商上门,是典型的“坐商”模式,今年局面则大为改观。
汇通达了解到当地特色冬枣产销情况后,在产品成熟前便与当地合作社、政府进行合作沟通,9月产品上市后首期,以高出市场价0.5元/斤认购20万斤,随后又不断追加认购,预计总采购量将达到50万斤,几乎“承包”沾化全县年产。
收购而来的冬枣,依托汇通达自身庞大的供应链资源,集中销往全国大型连锁商超,流向城市消费者的餐桌,比如百果园全国40座城市2400个网点均在售,打开销路的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阿里副总裁、乡村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勋曾把农产品上行定义为世界级难题,汇通达破解沾化冬枣滞销困局让人刮目相看,我总结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高于市场价收购冬枣。长期以来,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农产品缺乏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销信息不对称、市场流通狭窄、缺乏人才和资金支持等不利因素,使其在农产品上行时处于被动状态,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想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格,应提升农民在整个供应链流通渠道的讨价还价和博弈能力,需要与一个能本地化运作的服务商进行利益捆绑,让农民安心种植、养殖,其它问题交由服务商和政府解决。汇通达正是扮演服务商的角色,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集中收购冬枣,可以使农民利益最大化,背后是心存助农增收的善念。
当然,有善念、没能力可不行,汇通达敢于以高出市场价0.5元/斤认购50万斤冬枣之多,相当于沾化全县年产量,离不开对自身供应链资源的高度自信,坚信可以快速打开销路,根本不愁卖。
二、汇通达填补合作社资金缺口。注意,不是由汇通达直接收购冬枣,而是其以服务商的角色辅助合作社(准确说是供销社)收购冬枣。假设以30元/斤计算,收购50万斤冬枣需要花费1500万,这显然是合作社无法承受之重。那么问题来了,合作社集中采购冬枣的资金从何而来?
答案是汇通达金融业务部门提供短期借贷,其特点是按天计息、随借随还,每天利息只有万分之四,此前已服务不少资信良好的会员店。我认为,短期借贷的最大好处是缓解旺季进货没钱的尴尬。
一方面,从银行贷款手续繁杂,又没有抵押物,因此申请极为困难;另一方面,即便申请下来,最短也是六个月,提前还款仍需支付六个月利息,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务成本,完全没有必要。当下正值冬枣销售旺季,合作社在汇通达的助力下销售不成问题,回款周期短,可以迅速偿还短期借贷,将财务成本降到最低。
三、首次接入外部渠道推广冬枣。解决冬枣采购现金流问题后,运输、销售被提上议事日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物流环节,物流通路一般是从县服务中心节点到发达乡镇服务站节点,村级服务点则处于中断状态,农产品上行规模不经济、对保鲜的要求倒逼服务商整合当地快递企业、落地配企业物流资源,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打通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
去年4月,汇通达上马微物流,让“有人、有运力”的会员店承接外部社会物流订单,让他们在闲时“有活干、有钱赚”,率先实现山东全境的覆盖。因此,冬枣运输难题迎刃而解,由当地汇通达会员店网点协调微物流体系,进户将冬枣统一包装运输出村,既减轻农民负担,又提升运输效率。
至于销售,对于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的汇通达基本不成问题,我认为外界关注点应该放在其与百果园的合作上。这是汇通达首次接入外部渠道来推广冬枣,使上行范围拓宽了全国40座城市2400余个网点,背后是其正发力全链路供应链开放,拓展零售渠道是重要环节,体系内的生态愈加繁荣。
三方面发力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
汇通达助力沾化冬枣上行,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全业务链联合练兵,会员店、金融、微物流、供应链等环节同步介入,以全业务链的力量贯通扶贫产业链,未来将成为汇通达帮扶农产品上行的新常态。
其实,对于农产品上行老司机汇通达而言,“清空”冬枣在情理之中。仅今年上半年,汇通达就已完成140余种贫困县农特产的上行工作,并打造赣南脐橙、福建沙地番薯、冰糖木瓜等经典案例,不仅丰盈自身供应链能力,也培养平台在农特产经营上的标准化服务能力。
当然,解决冬枣滞销难题只是汇通达扎根沾化的开始,基于平台优势和经验积累,预计今年12月当地丑橘、柿饼、苹果等也将进入汇通达农产品上行扶贫新通路。可以预见的是,在汇通达强大供应链网络的助攻下,上述农产品将成为人气单品。
事实上,对于阿里、京东、苏宁、汇通达这种大平台而言,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是so easy。不过,在电商扶贫道路上,除了靠平台伸出援手,农民也要自强。换言之,农民不能等到销售告急后才想到求助电商平台,治标不治本,而应从生产之初就与电商平台合作,种植、销售、物流等全流程对接,用大数据来指导经营。
我认为,想要让冬枣们上行形成常态化正向机制,需要从三方面发力:
一、拥抱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通过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全方位变革,使农村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种植、仓储、物流、销售和大数据反哺的全流程进行整合,让农产品有更高的供应标准和品质,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也让城市消费者能吃到新鲜、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二、打造品牌,建立品牌可追溯机制。农产品只有走品牌化路线,建立品牌可追溯机制,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溢价,并保持有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而品牌化塑造是诸多农产品的短板,应设计地标产品的品质标准,规范在线流通通路,打造“地标产品统一入仓、集中质检、统一仓配服务”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以保障食品安全,并加强农产品溯源体系的顶层设计,赋予每个产品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三、重视人才培训机制。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商的最大瓶颈之一,很多地方政府人员抱怨:即使有再好的政策,再完备的硬件设施,再好的发展机会,缺乏人才,尤其是运营人才,农村电商也无法有效落地。因此,建立电商人才培训机制才是解决困境的根本,无人才不上行。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民与其坐等电商平台来打开销路,不如主动拥抱电商平台,通过变革生产、销售模式来打响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上行关键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供应链上行服务体系,单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不够,还需联合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共同发力,让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相得益彰。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与政府、合作社通力协作,加上日趋成熟的供应链网络,汇通达农产品上行之路将顺风顺水,成为电商扶贫的中坚力量。正如汇通达总裁徐秀贤所言,汇通达将真正帮助农民走向科学致富之路,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