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昨天我们讨论了决策、信念与行为偏差,理解了常见的10种认知偏差。今天我们继续讨论有关社会方面的认知偏差。学完今天的课程之后,你将能够分辨一些社会现象,避免进入误区。
社会偏差
1 行为者-观察者偏差
> 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归因于内在个性,解释自己行为的时候归因于环境影响。
这个和基本归隐谬误比较像。简单说就是在讨论别人的时候都是他们人本身不行,当谈论到自己时就是外部条件的问题。
比如你长得丑就是基因差,我长得丑就是环境的问题。
2 群体归因错误
> 把个体的特质当做其所在群体的特质,或者把个体的行为当做其所属群体的偏好。
这个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错误的以为个体就是整体,整体就是个体。比如盲人摸象的故事。
3 外部机构错觉
> 由于对外部机构有主观的喜好,因此认为他说的东西是有影响力的、有洞察力的、仁慈的。
其实你喜不喜欢一个人和他所说的话对不对没有什么关系。反过来,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更愿意听他的话。这就解释了好多学生如果不喜欢老师,也就学不好一门课。
4 群内偏见
> 认为对方属于自己的团体,就给与较好的待遇
我猜这是和人类的自我保护有关系。人们都倾向与对自己的人好一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劝说的时候,大家喜欢用“都是自己人”开头,估计就是用了这个心理吧。甚至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原本的气都消了。
题外话
总结列举这些偏差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知道他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再进一步是能够恰当合理的利用人们的这些特性来达到原本很难或者无法达成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