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香港
《明月几时有》:你可能不喜欢,但这部片注定载入史册

《明月几时有》:你可能不喜欢,但这部片注定载入史册

作者: 电影老村长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3:40 被阅读405次

    最近有种错觉。

    香港电影,越来越没存在感。

    4月的《春娇救志明》《拆弹专家》后,整个暑期档被好莱坞大片承包,港片的表现,很惨淡。

    黎明执导的《抢红》,豆瓣3.1分。

    《毒。诫》,集合了刘青云、林家栋、古天乐等大牌港星,却票房口碑双扑街。

    前天,许鞍华执导的《明月几时有》,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片上映。

    但这海报,很难看出是许鞍华作品,不知道还以为是抗日神剧。

    而且目前,豆瓣评分6.9,是许鞍华近10年的最低分。

    评论两极分化,多数人给了三星、四星,也有不少给了一星、两星的。

    对我来说,一星就是不可救药了。

    而《明月几时有》明显不是。

    我觉得,《明月几时有》是部好片,它以平民的视角,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香港人的生活。

    这很有价值。

    PS:下文有剧透

    电影开始于一次访谈,出租司机彬仔(梁家辉饰)回忆自己的老师方兰,引出了抗战时期香港平民的群像。

    这些人有——

    方兰(周迅饰),香港崇德学校老师,香港沦陷后从事情报工作,历史上确有其人。

    刘黑仔(彭于晏饰),名扬香港、九龙的传奇神枪手,游击队队长,也是真实人物。

    李锦荣(霍建华饰),方兰男友,为了深入日军内部,窃取情报,不得已和方兰分手。

    方母(叶德娴饰),方兰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起初不同意女儿送情报,后来怕女儿辛苦,自己也帮着送。

    故事发生在1941年,日军攻陷香港后,大肆搜捕在港文化名人,茅盾、邹韬奋、丁伶等作家身陷险境。

    为了护送他们回大陆,驻港八路军在民间义士的配合下展开营救,而方兰,因为茅盾租住她家,她也喜欢茅盾的文章,义不容辞地加入了营救行动。

    看到这时,不禁想说:这不就是主旋律电影吗?

    没错。

    但许鞍华的主旋律,和别的主旋律不同。

    我的印象中,抗战影视剧分两种,一种是表现战斗的,如《地道战》《地雷战》。

    一种是表现战争中平民生活的,如《金陵十三钗》。

    《明月几时有》属于后者,但它与《金陵》不同,因为它太平民、太生活了。

    许鞍华导演,是香港最会拍生活的导演之一。

    从1995年的《女人四十》起,她的电影,大多在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如《男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

    她的镜头,热衷于表现生活细节,《桃姐》中的卤牛舌、《天水围》中的餐桌,这些细腻的白描,是许鞍华电影最妙的地方。

    《桃姐》

    所以,护送文化名人,不是电影的主线,只是方兰沦陷区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真正的主线,是生活本身。

    我们看方兰,似乎漫无目的,她今天送情报,明天去婚礼,后天配母亲……

    观众甚至不知道,情报内容是什么。

    李锦荣打入日军内部,偷了张地图,但影片没有交代这是什么地图?谁安排他偷的?偷来后做什么?

    许鞍华给我们看的,不是精心动魄的谍战,而是生活的况味。

    情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送情报时,人物内心的纠结与牵挂。

    所以,当方母替方兰送情报时,我们担心的不是情报被截,计划落空,而是方母被抓。

    这种生活况味,不光主角身上有——

    比如:方兰送情报时,码头上的两个华人卫兵。

    他们看见箱里的传单,没有逮捕方兰,反而吓得不知所措,让方兰快走,别被日本人发现。

    放在悬疑片中,可能又是一段斗智斗勇、夺命追逃。

    但许鞍华让我们看到,卫兵也只是混口饭吃,战乱时期,都不容易。

    电影并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

    比如刘黑仔,武艺高强,枪法好,但面对日本人,也会有打不过先躲的心。

    最后方母被日本人抓走,刘黑仔也自知不可能救得出来,从而放弃。

    这种“软弱”,使刘黑仔真实可信,也更生活。

    电影中最生活的,是叶德娴扮演的方母,她是典型的香港小市民。

    她吝啬,找茅盾谈房子续租,本想拿三块饼给人家,想想又捡回去一块。

    她幽默,女儿要当情报员,她不同意,说“死不要紧,不要连累队友”,是全片最亮的台词。

    她深情,女儿要走,她拦不住,生气,可过了一会儿又追来,塞给女儿雨伞和一枚戒指。

    她义气,和同伴被抓,坚决说不认识对方,最后牺牲自己,换回同伴一条命。

    这个人物身上,浓缩了极致的香港味儿,是本片港味儿担当。

    然而,只有生活,还不足以称其为一部好片。

    许鞍华的电影,也从来不只有生活,还有一股史诗感。

    大家一定记得,她的电影,常出现旧照片。

    《天水围的日与夜》中,贵姐天生就会照顾人。

    14岁出来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后来弟弟妹妹成家立业,她又开始供儿子。她在上班的地方认识了无依无靠的老婆婆阿欢,于是,又在生活上处处照顾阿欢。

    这个平凡的故事,被片中一组旧照片升华。

    旧照片是,是香港某纺织厂的女工们,一个个专注、认真地工作着。

    《天水围的日与夜》 《天水围的日与夜》

    而《桃姐》中,也有类似的一幕,年轻的桃姐抱着年幼的刘德华,像母亲一样。

    《桃姐》

    表达了什么?

    这些强大的女性,建设了香港,养育了香港人。

    我想,这便是许鞍华的史诗感。

    《明月几时有》延续了这一创作理念。

    片中的方兰,是情报员、儿童团团长。

    方母被捕,刘黑仔毫无胜算也要去救,但方兰为保住游击队,劝刘黑仔别救,放弃了自己唯一的亲人。

    她的学生彬仔,说起她的经历,时而声音哽咽。

    因为,正是方兰的坚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成为了一个“香港人”。

    结尾,彬仔开着出租,汇入香港街头的车流,很明显——

    这是一部香港人的史诗。

    仅仅到这,就足以让我喜欢《明月几时有》了。

    但许鞍华导演并不满足,她加入了更具时代感的东西——香港和大陆的关系。

    首先问,许鞍华为什么要拍一部香港抗战片?

    当然不是因为抗日题材火。

    她在寻找香港与大陆共同的记忆。

    在我的印象中,香港与抗日战争关系不大,原因有二:

    一,日军侵略香港,是在袭击珍珠港之后,从历史角度,属于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

    二,香港拍摄的抗日题材电影不多,拍得好的更少。

    而且这些抗战电影,虽然是香港拍的,故事却往往发生在内地,如《上海之夜》《半生缘》。

    徐克导演的《上海之夜》

    还有很多猎奇抗战片,如《黑太阳》系列,着重渲染日军暴行。

    我的童年阴影之一,就是《黑太阳之南京大屠杀》里,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挑出中国孕妇肚里的孩子。

    而相对真实表现香港人抗日的,大家熟知的,只有《叶问》。

    许鞍华做了这么一件事:她深入挖掘香港历史,并寻找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联系。

    最后,她找到这个故事,让香港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结尾,刘黑仔离开香港,加入了广东惠州抗日阵线。

    方兰去码头送别,遥望着海面,镜头划过,只一瞬间,昔日的香港,变成了今天的香港。

    在我看来,这个镜头,应该被写入中国电影史。

    它见证了香港与中国大陆的血缘关系,表达了以许鞍华为代表的港人,融入中国大陆的心愿。

    的确,部分港人对两岸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去年,一部《树大招风》毫不忌讳地表达了自己看法。

    政治立场,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但我觉得,有《树大招风》,就该有《明月几时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认识港人对两岸关系的态度。

    《明月几时有》,值得被写进史册。


    (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吴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月几时有》:你可能不喜欢,但这部片注定载入史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z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