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烛之光……读闻一多先生《红烛》有感

红烛之光……读闻一多先生《红烛》有感

作者: 雨林季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9-09 05:55 被阅读0次

《红烛》

作者: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成果,

创造光明你的原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写于1923年。这首名诗诗歌以燃烧的红烛比喻吟唱的诗人,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翻开闻一多先生的《红烛》,那一行行炽热的诗句,如同跳跃的火焰,瞬间点燃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红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引领我们踏上一段充满诗意与思考的旅程。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句经典名句,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在这里,红烛成为了一种象征,它象征着诗人那颗赤诚的心,象征着纯粹而热烈的情感。诗人以红烛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它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句诗中,红烛的燃烧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带来光明,更是为了打破世人的迷梦,唤醒沉睡的灵魂。诗人通过红烛的燃烧,表达了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诗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表现手法上,《红烛》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红烛燃烧自己直至成灰才放出光芒,这种自我牺牲与最终成就的对比,突出了红烛奉献的彻底和伟大。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是追求短暂的安逸,还是像红烛一样,为了更高的目标而不惜牺牲自己?

此外,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闻一多先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这里将红烛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类的情感,使红烛更加鲜活生动。同时,诗句的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音乐一般在耳边回荡。

《红烛》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诗歌。它以红烛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红烛的精神,需要那份纯粹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让我们在红烛之光的照耀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 红烛

    总爱看点在案头的红烛 微弱的亮光温暖远方的心 它总无声的立在那里 用含泪的双眼 领悟风雨飘渺的人生 始终生命与泪行...

  • 红烛

    书生华州人士,祖上因一傥来之物而起,至父家道中落,其父嗜赌,暴毙仅留一屋,内有一床,床下酒罐数十,某罐有一物,油纸...

  • 红烛

    黄苗阑珊藏影深,麦香婆娑入酒魂 血泪斑驳宁不止?红烛亦是有情人

  • 红烛

    文 归来 是谁制造的烛,给了你的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你的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才...

  • 红烛

    我是一段红烛,我从出身便于其他普通红烛不同,只因为我会被送入宫中,所以工匠们显得格外小心,生怕因为我这小小的物件招...

  • 《红烛》

    古语云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然今日之师乃全能王 安全学习生活心理疏导 乃至教育扶贫 控辍保学 不再是人们嘴里戏...

  • 红烛

    风萧瑟瑟卷尘寒,说时急,错把西风比春岚。 我心渺茫,忽闻忽感梦里几度,回眸看金桂飘香。曾记否?小指红线绕小指,玲珑...

  • 红烛

    一席红衣泪满裳, 夜深作伴读书郎。 西风欲要灭其光, 奈何不熄提金榜。

  • 红烛

    思念的眼泪 你能燃烧多久 两只鱼亲吻 宴会的交杯酒 西山上两头豹子 一雌一雄 夕阳抚摸月亮 两个喜字 爬上红玻璃 ...

  • 红烛

    老李头手脚哆嗦,浑身麻木的病得了很长日子了。去医院用各种仪器做了全身上下各种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病。 按理说,他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烛之光……读闻一多先生《红烛》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f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