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嫁人了
汉朝初期,由于刚结束长期的战争,大量人口都在战争中损失,因此开国皇帝刘邦为了提高人口实行了一种惩罚政策,对于那些到达年龄仍然没有出嫁的女子,政府将会向他们征收高额的税收,而在汉惠帝时期甚至出现了到婚年龄仍未出嫁的女子要被多收取五倍税收的情况,但这种惩罚政策也促使了汉朝人口呈现出了成倍的增长。早婚在于女儿养在家里是要花钱的,早点嫁出去减轻家庭负担并且还有彩礼。早婚还是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女多男少,大龄女怕嫁不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60185/fb116be61c665676.png)
北魏时期的那些皇帝,十三、四岁就当上了父亲,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不完全就是个孩子么。难道古代人性成熟早?但同时他们的寿命也并不长,三十来岁就死,不在十三四岁结婚,父母熬不到子女结婚。
1700年以前,孩子能学的不过是认个字算个数,连现在小学三年级水平都达不到,而且古代社会基本上一个人就活在同一个村子里,打工也是给附近地主干农活,本来就不需要太成熟。封建王朝如果能将女人裹脚这种陋习绞杀在萌芽中,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对比现在还是要强壮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60185/3115292fae660096.png)
古代早婚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非中国一家。心智成熟不成熟跟教育有关,在中国也是分地区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16岁左右少年男女出来打工贴补家用的时候,东部沿海某些发达地区,大学没毕业统称小孩,30岁以上的妈宝也不少。什么样的社会经历养成什么样的心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60185/ce7dfbf8973ebc4a.png)
从生理上讲女孩13岁来天癸之后就可以嫁人了,现代晚婚是出于人口太多,计划限制人口所致。将来出生率下降导致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也可以重新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这条红线需要专家学者估算,)。众所周知,人口数量本身也是国家力量的属性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60185/bd27db68c2936fd7.png)
现在晚婚主要是为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毕竟人口太多,给国家形成严重负担。古代则不然,生存条件恶劣,天灾、战乱都会短期内消耗大量人口,历朝历代,都把繁育人口作为头等大事。女子十二三、十四五出嫁,在古代不算什么,毕竟女性生育周期就那么十几年,像现在搞晚婚,一辈子也生不出几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