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爱的人

作者: 文拙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09:45 被阅读2次
那些可爱的人

今天看到一篇名为《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的文章。

作者用道听途说夹杂臆想描述了古代女子的悲惨地位。

勿论写作者原意为何,单就评论区某些莫名奇妙的言论,让我见识到愈加可怕的女权主义——一个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杰出女性把自己带入封建社会制度下的黑暗,从而产生当下女性受男性严重迫害的妄想。

女权...女权...

这俩个字在如今的中国悄然变质。

要知道,封建制度下,男子的社会地位是由其生产能力决定的。

近代至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平衡了男女之间的社会责任,女性独立的思潮开始兴起,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这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但当今某些人把女权叫嚣成特权,这恐怕就是女权倡导者被称为女权婊的主因吧?

那些可爱的人

至于男女平等的话题,我并没有太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我所了解的故事中,女性往往生得让人尊重。

我的曾祖有俩位妻子。小时候因为一场大病,曾祖父成为了瞎子,家里请来附近有名的先生教他说书,摸骨,配药,至今家里还有他老人家传下来的没人能看懂老医书和他亲手配的鸡内金。

曾祖母是一位童养媳,年纪比曾祖父大得多,他俩的结合的时候曾祖才13岁,至于是否存在感情,不得而知,但曾祖母为曾祖父生了六个孩子。

至于另一位曾祖母,那是一段悲剧。我对这段悲剧的认识源于叔伯们的回忆。

据说那是一个很聪明,很会说话的女人,给曾祖生了孩子,陪着祖父经历了灰色十年,经历了饥荒,在那段朝不保夕的岁月里,这个叫“小花”的女人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最终悲惨离世。收容她遗体的仅仅是两口大缸。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那位女人,或许会唾弃她的不争,唾弃她的软弱,唾弃她在风华正盛的年代跟了一位瞎子...或许有人嘲弄她悲惨的命运。

但我们要明了一件事情:在那个多难的年代,生存已然不易。要知道男尊女卑的形成仅仅是女人要依靠男人吃饭。

再说一下我的祖父,祖母年纪比祖父大。听我父亲说,祖父结婚的时候不过十五岁。很难想象,那个年代十五六岁的男子已经早早承担了家庭的重担。

至于我的祖母,她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如今也已经近九十岁高龄了,去年到二奶奶家串门的时候摔了一跤,臀骨碎裂,加了钢板,现在勉强能走路,每天坐在阳台下面晒太阳,天天惦记她养得鸡。我的祖父,他老人家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病逝。这二十年来祖母一个人在孩子们的陪伴中走了过来。

记忆中,祖父有一副坏脾气,不过对孩子们极好,包括对堂姐们。

至于提到我的堂姐,那是因为家里的老人们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这里的重男轻女并不是瞧不起女性。老人们对堂姐疼得厉害,但还是希望抱个孙子。

大堂姐,二堂姐,在家里人失望至极的时候,我的大堂兄出生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抨击:瞧,看这些女人多么悲惨,完全沦落为生育工具!

如果您有这种思维,我只能说您不明事理。

我曾祖父有七个孩子,我的祖父有五个孩子。我的外公家同样有五个孩子,但都是女孩,后来三姨夫入赘才让外公松了一口气。

在这个山岭纵横的村落里,在九十年代依旧维持着落后的牛耕。在这里,土地就是一切,能操持土地的男人是唯一的劳动力。这些淳朴的老人们把女孩当做宝贝,但同时希望有人能操持土地,继承家业,能有个人养老送终。

说到我的父辈,母亲和父亲的结合完全就是现代倡导的恋爱自由了。听老爸说,他给外公家干了两季的农活,就把母亲娶回了家。

那个时代的感情是我能够知道最纯真的感情。

勿需高额的嫁妆,没有豪华的婚礼,有的只是相互依靠和最深的眷恋。

父亲的脾气继承了祖父,祖父继承了曾祖...

好吧,家族男人们脾气都不大好,喜欢喝酒,大嗓门,喜欢吆五喝六,但同时极其护短,护老婆,护孩子。

家族的女人们好似天生的好脾气,爱串门,好聊天,下田,照顾孩子,男人能做的一样不落下,男人不能做的,她们做得更好...拿捏丈夫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一顿饭不做,男人们就变得乖巧至极。

千禧年之后,镇上多了一些食品厂,女人们穿上制服开始到厂房上班,但是在农忙的时候,依旧会放下车间的工作,回到田地帮衬着被晒得黝黑发紫的男人们。

犹记小时候的春节,母亲拿着自己的工资偷偷给父亲买了一件衣服,因为价钱太贵,父亲就开始埋怨母亲,俩人吵吵闹闹,从初一膈应到初七,十五的时候,老爸跑到镇上给老妈买了一件当时最时髦的紫色风衣...保存至今。

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下,这些我所见到的女人们,她们没有鼓吹虚无缥缈的女权主义,仅仅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默默承担其家庭的重担。

在我心中,皮肤粗糙的她们比那些打扮精致,高高在上,畅言“何不食肉糜”的女权主义者更具智慧。

这些我尊重,热爱的女性们,她们沉默不语,却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切都是为了家庭,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为了责任。

相关文章

  • 那些可爱的人

    来学校一周了,想家。北京于我而言算不上陌生却也谈不上亲切。自然,北京比彬县更好,可是没有家乡那些亲切的人,什...

  • 那些可爱的人

    我们在散步,旅行,去上班的路上。到达的每个地点,都会见到一群这样可爱的人!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骑着相差不大...

  • 那些可爱的人

    吃过中午饭,领导让我们到张黄镇去值班。我和同事们坐车去的。 天空蔚蓝,太阳炙烤着大地。路面上远看像一条河,汽车一辆...

  • 那些可爱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能和每个人独道的一面愉快玩耍。甚是难得。 宿舍里面那三只小P孩就非常可爱。 A号男从大学第一天...

  • 那些可爱的人

    当听到警察,我们可能会想到很多,想到那些站在黑色与白色之间守护和平的人。 我们科来了一位大哥哥,长的白白净净,是一...

  • 那些可爱的人

    今天看到一篇名为《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的文章。 作者用道听途说夹杂臆想描述了古代女子的...

  • 那些可爱的人

    记得去重庆时,民宿的老板,小区门口买水果的大哥,路边那位指路的爷爷都让我感受到那座城的温暖。这次是我第二次到南...

  • 那些可爱的人

    宿舍对于每个人求学时期来说,应该算是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了,可以称为第二个家。我第一次住宿时,十分兴奋,因为我以为住...

  • 那些可爱的人

    时间就是这样,你越在意,越希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可是时间它就像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样,呼扇着翅膀飞走了,希望时光善...

  • 那些可爱的人

    到了上海之后,在繁忙的地铁里大家总是低头看着手机,我时常抬头侧脸望向车厢延伸出,希望看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转过头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可爱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tx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