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出过一大批诗人,留下了一大批美丽的诗歌作品,这些诗人中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屈原已经成了所有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还在不断为人们所传诵和研究。
在众多中国古代诗歌中,本人最喜爱的是《江雪》。《江雪》是唐代柳宗元的诗,属五言绝句,表面是一幅山水画,内容却美而孤寂: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从该诗语言的深层次上讲,《江雪》不只是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它表现的是一种遗世独立的自我意识,一种浸透着佛学思想的自在。这一点,从《江雪》本身所蕴涵的主题就能看出来。
《江雪》的主题存在于《江雪》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我们把它们连贯起来,这四个字就可以构成一句话:千万孤独。就这四个字来讲,“孤独”是重点,“千万”是修饰语。我们知道,“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已经让一般人难以忍受,那么,由“千万”来修饰的“孤独”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呢?!
有趣的是,透过这首刻意描写孤独的诗,读者不仅不会体验到冰冷的绝望之痛,相反,却能感受到超脱之喜悦。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心理学上讲,“孤独”应该分为两种,其一是物质的,是一种与群体暂时失去联系的状态,这种孤独,当个体与群体取得联系的时候很快就烟消云散。而另一种孤独则与物质或地域没有关系,它是一种精神的感受,这种感受绝非人人都能体验,也不是外界所能消泯的。此种孤独是一种高层次的孤独,一般被称为精神孤独。很明显,柳宗元通过《江雪》要表现的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孤独。
据史料记载,柳宗元出身于官宦世家,曾在朝廷任过高官,有过远大的抱负。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也就是在被贬永州之后,柳宗元忽一日写出了现存的《江雪》。
由作者的身世和写《江雪》的背景可知,作者心中的孤独绝不是物质的孤独而是精神的孤独。作者对仕途绝望了,把物质的世界看空了,于是,一览众山小,仿佛历史不存在了,时间不存在了,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了,于是也就有了“孤舟蓑笠翁”的感觉,就有了孤独并快乐着的“独钓寒江雪”。
欣赏《江雪》绝不能把它与一般描写田园或山水的诗等同来看,因为,一般描写田园或山水的诗只是就田园写田园,就山水写山水,很少以田园或山水来表现心中的感受的。
从这一点上说,《江雪》更像象征主义的诗。波德莱尔认为,世界是象征的森林,心灵的东西可以以具体的物来对应。《江雪》表面上描写的是一副山水图画,实际上,作者在具体中蕴涵了抽象,用整首诗所营造的意象折射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孤独是一种美!
该诗的特色还包括描写视角的转换。《江雪》采用了由远及近,再及近,而后复归于远视的方法(远山——空经——孤舟——蓑笠——翁——垂钓——江——雪),从而构成了:(远看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仔细看)山上山下的路上都没有人,(镜头拉近些,看见)有一只小船,(镜头再拉近些,看见)船上有一位戴斗笠的人,(再近些)是一位老者,(再近些)老者在钓鱼,(镜头忽然拉远)老人面对着一条长河,(再远些)长河之上弥漫着无边的飞雪。
该诗的另一大特色是很好地采用了对仗:千——万,鸟——人,绝——灭,孤——独,蓑笠翁——寒江雪。对仗属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在这首诗里,对仗工整而自然,构成了前后连贯的阅读效果。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最感动的是诗里行间所呈现的纯净。仿佛,这首诗本身,以及印着这几行诗的书页,能透出冬季特有的冷冽和清新。再者,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当诗人写下这几行诗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了物质的羁绊。他的心里只有一片苍茫,在这片苍茫中,诗人正超然得像一个自由自在的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