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作为一名基督徒,我对于这位“惯犯模特”(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到处拍裸照被抓了……)的态度是:不予置评。但是,至少我所信仰的神,不是一个连“屁股”都见不得的蠢货就是了。
其实,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这位模特在社交媒体上,回击键盘侠们的言论:她认为,在宗教场所裸体没有问题。在她看来,宗教机构“受金钱驱使,没有灵魂”,还经常发生神职人员性侵事件。
为什么一个传承千年,满口仁义道德的宗教会给人留下如此的印象呢?这件事值得深思。我个人得出的结论,正如标题所言:金钱。
既然作为检验真假“信仰”的标准,我们就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钱。
钱,并非是表面的一张纸,一个数字这样简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在小村子里的零售店,从村口的张大爷到村尾的李奶奶,当他们想要买东西却忘了带钱时,是不是可以先“刷脸”记账呢?但是,如果是村子里有名的不务正业的赌徒颜二狗,我想不支付现钱是不可能买到东西的。
这说明了什么呢?在我看来,钱的本质,就是一种基于信用的结算方式的媒介。如果你从没去过任何村子,你可以借助ATM机的刷脸取款功能来理解这一概念。
钱,记录了你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具有的信用。也正因为如此,你可以用它换取你的所需。
为什么说它是检验信仰的试金石呢?无论是印度的特蕾莎修女还是释迦牟尼,又或者是中国的墨子等等的“真”信仰者(无论他们信仰什么),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允许上帝对他们“赊账”!
特蕾莎修女一生服务了成百上千的穷人,在他们临终时,给予他们从未有过的,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更因此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任何私人财产,她的遗物只有一件修女袍和一个水桶。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非基督徒”,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位圣人。
释迦牟尼生于富足之家,娶妻生子后,毅然决然舍弃世俗的一切,开始寻求自己的信仰。(各个宗教派别之中隐藏着的,那些挫矮穷,讨不到老婆跑去“出家的”,你们不脸红的吗?)即便你没读过一本佛经,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总听过吧?那你觉得他事后有没有问鹰要点“伙食费”?
墨子,作为构成中华文化的灵魂人物之一,想必大家对于他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赘述了。我只能说他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特有的“侠义精神”做出了最完美的注释,是名副其实的“大侠中的大侠”。
那么,再反观当下,这些所谓的“出家人”、“神职”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呢?天主教的“性侵丑闻”暂且不提,以前卖过的“赎罪卷”也放下不论,“宗教裁判所”咱也假装不晓得。单单就说“钱”:真是神贫如斯,夫也脱贫啊!
本文作者亲历(全部为天主教个例,其它教派不了解。):家徒四壁的贫困户,出家之后买房置地者有之;为人举行婚配(结婚时那个“我愿意”,晓得吧。)明码标价者有之(还口口声声是“圣事”,依脑系哇特拉?);周日在教堂,向信徒哭穷,要钱者数不胜数之;接待捐献者犹如“牛郎盼临幸”般殷勤者有之(目睹为一群“上年纪的老女人”,对方到达之前,“出家人们”打扮整齐,然后迎接,拍马,套近乎。)
其实,抛开所有的表象,我们能够发现,为什么“出家人”们要聚敛钱财呢?看上去,这些钱是由信众支付的,但实际上,所有的钱都是由他们的“信仰”(也可以说是“神”)支付给他们的。
换句话说,他们根本不允许“神”在他们身上赊账。再直白一些,就是他们所谓的“信仰”,对于他们来说,毫无信誉可言。他们的真心话是:没有真金白银,难道要拿“圣经”填饱肚子吗?“神”在他们心中,就是例子中那名村里有名的“赌棍”和“无赖”。
有句话说的好,能拿出来卖的东西,都不值钱。这些无耻地消费着“信仰”的“神棍”、误国误民的杂碎,就是这一试金石有效的最佳证明,更是让大众产生和这位“惯犯模特”一样宗教观的罪魁祸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