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光景总是像泛黄的旧胶带,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在脑海里回放,慢慢拼凑出萌动的点滴,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哼着《不想长大》,但却又在悄悄长大。
暑假期间老师们办了补课班,交几百块钱,补课一个月,这个倍受家长们青睐。
彭宁,张展和黎明也被送了进去,补课班成员很多,除了本班的,还有很多别的班的。
补课的地方设施比学校简陋,没有独立的桌子和椅子,一个长条桌子,一个长条凳子,能同时容纳四个人坐着学习。
补课期间老师没有可以安排座位,谁来的早,就可以坐位置好的地方。
他们三先来的那个总会霸占两个座位,书在桌子上一摆,就是主权宣誓,空留旁边那个坐位。
一连好几天,那个坐位都会坐一个叫程依依的女孩,程依依是别的班的,她也听过这个三人的“光彩”传言,她单方面认识他们三,对他们充满好奇。
程依依个子高挑,总扎着马尾辫,笑起来眼睛总会眯得很可爱,嘴角挂着梨窝,补课期间总有男生喜欢找她说话。
她第一天坐那个空座位时,旁边坐着张展,年级第五名。
第二天是张展,第三天还是张展。
前三天没有交谈,第四天课间的时候,程依依鼓足了勇气开始请教他老师讲的物理题目,因为初二学校会开物理课,暑假的补习就有物理,学的跟初二教材里的一样。
黎明第一回看见张展害羞得红了脸,他推一推彭宁,眼睛直往张展那瞟,让她看张展的囧样,两个人都捂着嘴偷笑。
回家路上,张展被两人笑了一路。
接下来的几天,黎明和彭宁故意把张展夹在了中间,他们想看看这两人接下来会怎么办。
不论彭宁还是黎明坐程依依旁边,程依依依然会请教他们问题,英语语法,语文古文,物理公式,数学运算,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
程依依成绩在他们班并不好,中游的水准,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回家路上,张展又一被笑了一路。
“原来人家只是单纯问问题,这几天我俩在她旁边,都不问你了”。彭宁边笑边调侃他。
第二天张展早早的来了,这是补课期间头一回,一般都是黎明或者彭宁早到,张展给左手边两个空座放了书,留着右手边空着。
抄起一本书,也想放上去,书在手中悬停了几秒他又收了回去。
这个细节被走进教室的程依依看到了,她走过来,坐在张展旁边,张展似笑非笑得红了脸,尴尬得坐立难安,手足无措。
这半天的课,张展都没有做笔记,程依依的问题他都要场外援助,先追着彭宁和黎明问个清楚,再慢条斯理得解答。
这讲题语气,可让彭宁和黎明开了耳,之前张展给他俩讲题的时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他们一直调侃张展,问张展是不是喜欢了程依依,张展一直红着脸否认。
张展总说自己年纪小,怎么会早恋呢。
是啊,很多事情一边在拒绝发生,但总是在不知不觉得靠近。
暑假结束后,他们又回归课堂,老师果然把假期补课的内容又讲了一遍,张展听着没意思,总会发呆。
那段时间老师常点他答问,点了他后老师有时候会重复说一遍问题,有时候不再重复,重复的时候他能回答,不重复时他无从回答。
课堂上的内容依然在吃暑假补课的老底,一个月的补课量够他用到期中考试了。
后来放学张展也会一个人独自开溜,自行车推到校门口他总说家里有事,急匆匆骑着车消失在视野里。
他们班放学前班主任总会深情并貌地讲评一天的学习表现,学校里最后一个放学的就是他们班。
虽然他没承认,但黎明和彭宁也已经明白。
后来首先是蒋雨问过彭宁张展是不是跟程依依好上了,接着是蒋雨一党的人轮番过来“拷问”彭宁和黎明。
“很多人都看见他们俩一起放学回家了,你们俩会不知道?谁信呢”。
做为朋友,他俩统一了口径,只要张展自己不承认,他们什么也不会说。
那会很多同学学着电视剧开始找起了男女朋友,小纸团满天飞,总能听到谁谁谁给谁谁谁写了情书的流言。
比流言更可怕的流言是校领导和年级组长开始查早恋的情况,更有告密打小报告的人,传闻好几对公开的已经被喊家长了。
一时间人心惶惶,张展放学也不敢独自开溜了,他也听闻了关于自己和程依依的风言风语,他担心被请家长,确切地说他更担心程依依被请家长。
在这样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特殊时期”,黎明“冒死”写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封情书,对,没错,是黎明,他写了一封情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