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 20190517
高科技(图片源于网络)
最近我们专栏在讲计算机思维,说了一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我就忍不住想,咱们中国现在是计算机应用的至少第二强国,但是中国人对计算机科学做出过什么贡献呢?
我想起了三个伤心的故事,请允许我用最简略的语言给你讲讲。
1.大明“葡械师”
公元 1630 年,也就是大明崇祯三年,中国在澳门弄了一支高科技武装的外籍雇佣部队 [1]。他们包括 160 名葡萄牙士兵,200 名澳门本地人和100 名非洲和印度人,他们愿意向大明皇帝效忠。大明为此总共花费了 53000 两白银,不过跟每年数百万两的辽饷相比,这点钱真不算什么。
这件事的主要推动者是我们熟悉的徐光启。徐光启不但是担任过礼部尚书和内阁次辅的高官,而且还是个科学家,而且为了便于向西方传教士学习西方科技,还做了基督徒。徐光启完全知道西洋火炮的厉害。徐光启的建议是招募 300 名葡人,购买 1200 支火枪,让他们训练两三万中国士兵,打造一支葡械师。
按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的观点,这有可能是大明阻止后金—— 也就是日后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政权 —— 崛起,避免亡国命运的最好的一次机会。
跟后金那些出身于西伯利亚和东北渔猎部落的野蛮人相比,明朝军队的训练和战斗水平,可能比现在中国足球的水平还要差。守城还可以勉强维持,野战则是每战必败。用欧洲的洋枪洋炮对付后金的骑射,这个思路在逻辑上完全没问题。
而且葡萄牙人已经在中国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就曾经借助西洋大炮战胜过后金军—— 只要有七八个葡萄牙炮手,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孙元化本人还是西洋武器专家,专门写过一本关于西洋火炮的书,叫《西法神机》。
那后金还能有什么机会呢?这边技术也有,人也有,钱也有;那边是一帮渔猎出身的野蛮人。大明对后金整个是个文明代差,这还差啥呢?
差思想。葡萄牙雇佣军尚未抵达北京,朝堂上反对之声已经四起。最先反对的是一位广东籍官员,可能是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不愿意让葡萄牙人立功,以防朝廷向葡萄牙人开放更多的沿海商贸,损害广东的垄断地位。他反对的理由是葡萄牙人是“异类”,不可靠,应该防止他们了解我方虚实……“更笑我天朝之无人也?”
几番辩论之后,反对派胜利了。因为不信任葡萄牙异类,大明放弃了以武器代差打击后金的能力。
崇祯四年二月,葡萄牙雇佣队在南昌被遣返。
崇祯五年初,因为部下孔有德反叛并且占领了山东登州,孙元化被崇祯处死。
崇祯五年六月,孔有德带着孙元化在登州苦心经营的 300 余门火炮投降了后金,至此后金拥有了大明不再有的火炮技术。
崇祯六年,徐光启逝世。从此,后金反而对大明形成了武器代差。野战靠骑射,攻城靠火炮,后金在中国境内攻无不克。
葡萄牙人兴冲冲地想要为大明效力的那一年,崇祯皇帝还不满二十岁。他曾经对那支雇佣军充满期待。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因为朱由检文化水平低,就好像野蛮的女真人一样,看见厉害的东西就喜欢。
2.给乾隆皇帝的礼物
公元1793 年,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北京,名义上的意思是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实际上是想搞个贸易谈判,促进两国通商。乾隆皇帝对英国人的通商请求一律不感兴趣,但是他对马戛尔尼带来的 600 箱礼物很感兴趣。
马戛尔尼精心准备了礼物。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赠送一些只能满足一时好奇心的时髦小玩意儿,那是有失礼貌的。因此,英王陛下决定挑选一些能显示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给皇帝陛下的崇高思想以新启迪的物品。”
这些礼物中包括“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尔望远镜、帕克透镜、连发手枪及铜质野战炮等先进武器、毡毯、羊毛、图书、闹钟、手表、两架黄色马车以及一艘英国当时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战船模型等等” [2]。
乾隆皇帝看到这些礼物之后的表现,使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一个情节。唐僧师徒路过观音院,院主老和尚问有什么宝贝,孙悟空说我们有个锦斓袈裟—— 结果老和尚笑了,说袈裟啊……我有的是。
乾隆皇帝弘历,并没有被马戛尔尼带来的西洋玩意儿所震惊,因为他早就见识过,而且他有的是。皇帝安排人领马戛尔尼参观了热河行宫里的钟表和机械装置,后来又去了圆明园。马戛尔尼一看,原来中国人喜欢的是这个……而且收藏水平是真可以啊。他就像孙悟空一样,认为必须弄个宝贝来比一比。
回到英国之后,马戛尔尼给弘历置办了一件拿得出手的宝贝,就是下面这个“铜镀金写字人钟”[3]
这是一个会写字的机器人。而且写的还是汉字,而且用的是毛笔,而且字体很好看。
它写的八个汉字是:“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对晚年弘历来说,这八个字,可比什么先进武器,什么贸易通商,有意思多了。乾隆皇帝,终于得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3.讲科学还是讲哲学
中国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方面,现在肯定是领先全球了,但是我们在计算机科学方面,可以说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可见的贡献。以我有限的眼界看来,中国人对人类认识计算机、对计算理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是王浩在数理逻辑方面的工作。
王浩传承的是图灵这条线的血脉,他对图灵机、对可计算性,有震撼江湖的贡献。他提出了自己的实现图灵机的方法,他可能还是第一个用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的人。
听说这样的人,我们就会想,如果他能回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会怎么样呢?这个故事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1972 年,中国开启了一次有限的开放,王浩随着中美交流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周恩来亲自接见。国内学者很想借这个机会让王浩讲讲计算机科学,讲讲数学和逻辑,但是王浩没有讲那些。
王浩虽然身在国外,但他是个左派。他还参加过保卫钓鱼岛的运动。王浩把这次回国当成了一次转型搞政治的机会。王浩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他到中国科学院讲的是辩证法。
台下的中国科学家,“听得云里雾里” [4]。
1976 年以后政治运动结束了,中国国内的知识分子再也没向王浩请教过计算机科学。
传统中国为啥在科技方面落后呢?有一种说法是从利益角度考虑。
一方面是中国的人一直都很多,劳动力很便宜。工业革命能在英国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劳动力贵—— 要知道早期的蒸汽机挺贵的,就算拿到中国来也没有经济效益。据说圆明园的“大水法” —— 一个喷泉装置 —— 本来是机械驱动的,后来改成了让太监驱动。
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不愿意搞技术升级,因为他们害怕汉人掌握高科技。
不过想起前面讲的那三个故事,也许不仅仅是这些原因。
乾隆的祖宗看见西洋火炮好使,毫不犹豫地就装备了部队,而且依靠的就是汉人。为啥那时候就知道科技厉害,到了弘历这里就只知道喜欢娱乐性的机器人了呢?
我觉得那是因为弘历比他的祖先文明。弘历已经被传统文化给同化成了明朝人。
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人能看到的东西,通常都是主观就想看到的东西。是思维模式决定你想看什么。
据我谦卑的理解,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看的不是什么机械原理之类的东西。
而是某种超越了物质世界、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这个精神世界不是上帝那种神的世界,而是人的世界,是活人的世界—— 是人际关系。
当然这个人际关系绝不仅仅是办公室政治那种小尺度的东西,它包括宏大的主题,比如善与恶、华夏与蛮夷、皇帝与臣子、朝廷与小民,忠与奸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大明的精英会拒绝采纳葡萄牙人提供的武器技术升级。正反双方的确都有利益的考虑,但是辩论的主题,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方式,是人际关系的精神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乾隆皇帝对西洋科技不敏感,因为他已经从祖先的实用主义思维演进到了人际关系精神世界思维。
每个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都会本能地产生这个思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王浩一说要回到中国就主动搞起了政治哲学。
这个思维认为人际关系精神世界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这个思维最重视做事的动机和美感,而不重视结果。这个思维永远都在试探对方的动机,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自己人。这个思维永远都在“辨奸”,想看看对方什么时候露出狐狸尾巴。这个思维认为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在人际关系的精神层面达到完美,而一切物质上的东西都是低等的。
所幸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这样了。我们很注重物质和实力,我们非常强调高科技的作用。但是,人际关系精神世界思维仍然是我们基因传承的一部分。这表现在我们多数人主要把科技当做手段,而少有人把科学本身当做目的。
如果科技只是手段,什么是目的呢?是美好生活吗?我总感觉美好生活也只是手段。别人认可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人际关系精神世界,仍然是终极目的。
注释
[1] 这段史料来自侯杨方,《清史精讲》:为什么欧洲先进武器也无法挽救大明,2019。
[2] 樊桦, 18世纪的瑞士机器人与大清帝国的没落, swissinfo.ch, 2017年8月31日.
[3] http://www.sohu.com/a/253593989_776727
[4] 尼克,《哲学评书》,王浩师友记,20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