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过程中,大家都会面临以下2个问题:
第一,读过就忘,怎么办?
第二,如何将阅读过的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需要怎么做
一、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框架
搭建步骤:
01 收集/输入:
纵向输入,以一本书、一门课为一个输入单位
如:把书里关于读书、成长、写作的先把它列出来。也就是你得目录式学习,这本书大概讲几个点
02 反复梳理:横向整理:以某个知识点为一个整体方向
03 应用/反思:事件感受&干货分享
输入容易 ,提取难; 输入困难,提取易。
任何学习,框架体系是核心。
大多数人者能学到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东西,他们太容易放弃了,都没有尝试。
二、相信重复的力量还不够,要把重复当成信仰。
任何你觉得精彩的内容,你值得反复去学习,且多遍复习。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把遗忘放在首位。
1、不断复习
2、尽快应用
3、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加强对它的理解
一本书,一个知识
如果不及时复习,你不会很正常。
但如果你复习14次,就一定可以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三、收集——笔记
笔记习惯
第一步,收藏笔记:看到喜欢的,先收藏。
第二步:清单式笔记:看到的书,把其中的3-10点,做成清单式笔记。
第三步:卡片笔记:在我见的下方,输入“我思”的部分
第四步:深度笔记:
四、及时分享/立即输出
跟谁分享不重要,跟怎么输出不重要,只要你去分享及输出,你才能记住。
立即分享,及时分享,对抗遗忘激活知识
分享可以帮你梳理知识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分享是最好的影响力
链接目标:
向上链接 (看做得比你好的人,让她分享做得好的地方)
平级链接
向下链接 (看群里哪个伙伴需要帮忙)
输入有新鲜感,有快感。
输出因为要思考 ,要付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输出(有些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简单的输入是没有意义的,
你的意愿有,但不够强。大脑不愿意思考 ,你有意愿,但不够强。
五、 运用杠铃策略
阅读内容:80%放在专业学习,20%放在其他领域,这可能是你的盲点。
阅读时间:70%放在知识加工和整理,30%做阅读和收集
类似二八法则。
70%放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30%放在其他领域的学习
工作上,80%时放在重要工作上,20%时间放在探索领域
写在最后:
关于阅读,我也是跟着几个读书会,读了好几本书,但是一直只是把时间放在阅读里面,看着王霞老师说,要用70%的时间来做知识的加工和整理,自己从没有做过。
在昨天与王霞老师的一对一链接的时候,也是提醒,要多去做后面输出的工作,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为自己所有用。
因为:你唯一知道的事情 ,就是你反复琢磨的事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