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9号四库全书散文每天写1000字
传说中黄帝、颛顼、帝喾,其实都是一个人,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乱了

传说中黄帝、颛顼、帝喾,其实都是一个人,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乱了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2-07-28 17:59 被阅读0次

炎黄子孙一说,是遵从司马迁《五帝本纪》之基调,在此之前中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

然而司马迁述黄帝之事迹时也持怀疑态度,也说《尚书》提到的最古老帝王是尧,而黄帝事迹多见于诸子百家之说。诸子百家之说我们现在能见到一些,所以可以理解司马迁所说的“其文不驯雅”,因为诸子百家记述中的黄帝神人难辨,到底是人还是神都很难说清楚。

所以,司马迁作《五帝本纪》采摘史料之时,只能摒弃那些带有神话色彩的资料,只把黄帝人性一面的记载采其相信者整理成一文,记录在书首聊以备缺,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起源。

司马迁不信怪力乱神,然焉知怪力乱神不是黄帝传说的初相,战国以前对黄帝此人闻所未闻,战国之时文献对黄帝有大量的神性记载,传说中的黄帝到底是神还是人呢?

览之古籍,黄帝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殷周东西各民族间。

据《史记》载,夏商周秦始祖都是黄帝的后裔:夏朝始祖伯禹是黄帝玄孙,商朝始祖殷契是黄帝曾孙,周朝始祖后稷是黄帝玄孙,秦朝始祖女修是黄帝玄孙女。其中,夏朝和秦朝是帝颛顼苗裔,而商朝和周朝是帝喾高辛氏苗裔。

除此之外,楚国也自称为帝颛顼高阳后裔,其祖先重黎被帝喾高辛氏任命为火正,是为第一代祝融,此说当取自《国语•郑语》。

历史所载重黎最大的功绩为“绝通天地”,《尚书》以“绝通天地”者为黄帝。而《国语•楚语》则说:“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管子·五行篇》又说:“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

按司马迁所记,帝喾为黄帝的重孙,中间隔了至少百年以上,而且帝喾登基时黄帝都已经死去很久了,那么为什么重黎又同时为黄帝、颛顼、帝喾所用呢?

帝喾在《山海经》中又被写作帝俊,郭沫若证实帝俊为殷商民族的上帝,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海内经》说:“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又说:“黄帝生禺猇”,《辞通》说“猇”乃“号”的讹称。帝喾本应是黄帝的曾孙,怎么又同成了禺号的父亲呢?

司马迁说殷商之始祖名契,帝喾高辛氏所生。而《世本》又说“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左传》又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郭沫若认为“挚”和“契”为一音之转,挚和契是同一殷商始祖的两种写法。

由此可见,黄帝、颛顼、帝俊、帝喾其实根本就是同一个人,他们都应该是天神上帝的代名词。

所谓重黎“绝通天地”,本是《尚书•吕刑》中皇帝“遏绝苗民”演化而来,所以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黄帝、有的说是颛顼、有的说是帝喾,所谓黄帝大战蚩尤指的应当也是此事。不同民族间的上帝传说,最终都变成了黄帝的传说,所以黄帝成了很多民族的祖先,所以黄帝的上古帝王世系是如此的混乱。

早期关于黄帝的记载,其实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黄帝是具有神属性的上帝形象。

《西山经》说昆仑山是“帝之下都”,即上帝在地上的都邑,而古籍说昆仑山是黄帝休息之所,这里有”黄帝之宫“,又说昆仑山是太帝所居之地。《韩非子》说:”昔者黄帝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高诱说:“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可见黄帝即是太帝,即是上帝、天帝。

“黄”和“皇”二字,在古代本就是通用的,所以黄帝即是“皇帝”。关于皇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尚书•吕刑》有“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等句,这里的皇帝指的都是上帝。

秦朝去古不远,《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太皞、炎帝、祝融、颛顼、少皞、黄帝等是四方不同的神祇,其中黄帝为中央地区的上帝,中央地区的神叫作后土。

皇天后土正是《尚书》中对于天地神祇的称呼,也叫作“上天神后”,览之《尚书》三代之文,都有对于上天后土的崇拜和祭祀。帝制时代“君权神受”的思想,正是从三代时期“皇天后土”中的崇拜中演化而来。

“皇天”即是“上帝”,即是古文献中所称的“帝”,商周以前对上帝是非常笃信的,并不是像帝制时代那样借以来愚弄小民。商汤伐夏朝之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唯恐对上天神后之意稍有违背,在“皇上帝”面前诚惶诚恐。

周武王讨伐商纣之时,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商纣不服侍上帝神祇,其《泰誓》也是卑顺恭敬,唯恐上帝降罪于其父亲周文王。

从商周时期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中,我们发现,商周之王在进行征伐、狩猎等活动时,都要“卜于帝”,也就是向上帝征求意见,可见“君权神授“在商周以前并不是一句空话。在远古时期,我国应该确实存在一段“神治”的时间,后来变成了人神共治,商纣时期还能看到人神共治的影子,再后来才演变成了完全的人治。

所以,传说中的黄帝本来应该就是上帝的形象,在北方就被称为“皇天上帝”,在南方楚地被称为“东皇太一”。

而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应该都是天神的代表,比如帝俊、帝喾就是殷商民族的天神,或许也是东夷民族的天神,传说少皞氏(帝喾)以鸟纪官,而由东夷民族分化而来的殷人、秦人的传说中他们正是鸟的后裔,可见东夷民族都有鸟图腾崇拜的历史。而炎帝、祝融乃至蚩尤,很可能就是南方的天神。

随着华夏各民族间的融合,不同民族间传说中的天神故事,最终都变成了黄帝的事迹,而黄帝也变成了全民族的共同祖先。后来神的影响对人类社会越来越小,所以,天神黄帝也就变成了人王黄帝。

观历史记载中的黄帝事迹,有生火用火、造井、制乐、制文字、制甲子、制衣裳、制礼仪、制弓箭、驯化牛马......很多上古时期重要的发明都被归结到黄帝身上,而古代有上帝造物的传说,这不正说明黄帝是上帝的化身吗?

文|王玄陵

相关文章

  • 夜读《史记》五帝本纪(心有所动)

    五帝即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黄帝是帝颛顼的父亲,帝颛顼是帝喾太爷爷,帝喾是帝尧的父亲,帝尧和帝舜的关系有...

  • 传说中黄帝、颛顼、帝喾,其实都是一个人,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乱了

    炎黄子孙一说,是遵从司马迁《五帝本纪》之基调,在此之前中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 然而司马迁述黄帝之事迹时也持...

  • 尧--舜

    黄帝去世后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颛顼,颛顼死后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黄帝的曾孙子帝喾。帝喾有三个儿子,帝喾去...

  • 帝喾知人善用 - 中国神话故事9

    黄帝退休之后让颛顼来做领袖,后来颛顼也退休了,领袖就轮到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帝喾(喾音同酷)。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也...

  • 《史记》读书笔记

    《五帝本纪第一》 五帝者,乃黄帝轩辕、颛顼帝高阳、帝喾高辛、帝尧放勋、帝舜重华也。颛顼乃黄帝之孙,帝喾乃黄帝重孙,...

  • 《河南游学 第二天 》

    三皇武帝中,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子, 下一个景点就是颛顼帝喾陵。 颛顼会政治,绝天地通。帝喾会打仗,称...

  • 论语成语故事59:生而知之

    【成语故事】 五帝,依次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堂侄。相传,他一出娘胎,便“岌岌”...

  • 国学记忆-幼学琼林-朝廷

    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黄帝...

  • 第一章4承前启后

    承前启后——颛顼与帝喾 关键词:“酱油帝” 比起黄帝、尧和舜,颛顼与帝喾在五帝中的存在感不高。他们都贤能,他们都有...

  • 读《史记》之五帝本纪第一

    《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了关于“三皇五帝”中关于“五帝”的故事,司马迁依据《世本》和《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说中黄帝、颛顼、帝喾,其实都是一个人,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乱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ut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