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节至第七节,我们学习了共感的相关知识。
共感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指的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把自己的经验和觉察现实的方式放到一边,而让位于对来访者的经验和知觉,进行感受并对其做出反应。随着咨询师切身体验到了来访者的想法会和情感,就如同它们源于自身,这一感觉强烈而持久。
共感就是一个过程,经验来访者的经验,进入来访者内心中去体验他的喜怒哀乐,但是不能被完全淹没,可以进去也可以出来。跟来访者在一起。共感反应就是咨询师把自己体验到的一般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出来,是交互作用,变成了彼此的一个关系。来访者可以获得一种机会在一个空间中可以看见自己。
共感的培训并不是去教一些语言技巧,而是去提升对别人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能力
共感量表:比如来访者跟咨询师抱怨自己的丈夫
第一;男人都一样,你说对了无药可救,最好丢了他
水平0,倾听者并未理解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
除了过早提出不恰当的反应,该反应没有把来访者当作一个人来理解。只是对来访者的感受的评价,或是判断性的反应,它可能是建议性的,伤害性的拒绝性的。
天呐,这一定很难熬
水平1,倾听者部分的理解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并对来访者做出了一些非常肤浅的反应。
咨询师部分了解来访者的感受,体会到来访者的痛苦要艰难,尽管在这种减损性反应中,来访者的感受并没有反应出来
减损性共感,咨询师做出的反应,损失了很多反应,已经丢失了来访者经验中的某些东西
水平2似乎他没有理解你,你再怎样改变,他仍然用过去的方式对待你,而你对此很生气难过委屈无力挫败
咨询师的反应准确反映出来访者感受的强度和性质。这种敏感的反应,不仅考虑到来访者说的话,还涉及到她的表情,躯体语言。咨询师用自己的话把来访者的反应反馈给了来访者自己,这也进一步证明咨询师理解来访者。
咨询师准确共感
倾听者理解了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和想法准确。
水平3,我看出你很生气,他不明白你的改变,你的愤怒真的很强烈,可是我也想知道你看上去好像在发抖,你是因为愤怒还是别的原因咨询师的反应导致来访者长时间的沉默,似乎咨询师触及到她的意识边缘,来访者在这一 沉默之后回答说;是的,我很害怕,担心失去他。
咨询师不仅表达出来对来访者表层感受和反应的理解,而且还表现出来对潜在感受的理解。被称为添加性共感或是深度反应
倾听者对来访者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当下的知觉水平。
共感与评价点。源于来访者的差异,评价点外化与内化有显著的不同。评价点外化的来访者;恐惧,不相信自己对自身感觉的判断、绝望的抓住他人的评价。解决办法是关注当下,学会将自己作为评价。评价点内化的来访者;会对咨询师的反应进行审视和矫正。
共感有以下几点作用,一、表达了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二、提高来访者自尊。三、化解疏离感。四、提高来访者对自己的兴趣。五、提高来访者对自己感受的认识。六、觉察到以前否认的情感。
潜在情感与表面情感。有时候潜在情感与表面情感一致。有时候潜在情感比表面情感更多。有时候潜在情感与表面情感相反比如现实的决策与对成功或失败的恐惧。有时候潜在情感与表面情感既不一致也不相反,会给我们提供新的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