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马来西亚国际学校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马来西亚生活日记之五:国际学校开学与下滑的公立教育

马来西亚生活日记之五:国际学校开学与下滑的公立教育

作者: bbdbb9710640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12:03 被阅读135次

    TIPS:大马国际学校有三类,最多的是英式,一年三个学期,5岁开始上一年级一直到13年级;然后是美式,一年两个学期,一共12年级,和国内一样;比较奇葩的是澳式,唯一一所是澳洲国际学校,一年四个学期。大马的国立学校必须要学习马来文,因此外国人一般不会去选择。除了国立学校外,华人开办的华小和独中水平更高,很多马来人和印度人把孩子送到华小独中上课。大马的华为教育比新加坡保持更完整,质量更高,要归功于林连玉先生以及大批无私捐赠的华人华商,林连玉先生因此被尊为大马华人的族魂。

    国际学校开学

    今天的内容很简单,带孩子们去学校交学费并报道。

    早上6点多起床,抓紧时间去健身房跑步🏃。这都快两周没运动了。因为下着中雨,所以四周很安静,就我一人在跑步机上吭哧吭哧。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其实,累,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你能不能逼自己。

    跑完回去汗流浃背,赶紧把人哄起床,收拾好了,约着Henry一家一起出门。从Dwiputra到学校只需沿着马路拐一个弯,大概10多分钟就到了。

    Nexus处于布城的新使馆区,所以,安保也比较严格。所有来访者必须在门卫登记,并有校内接待人员背书。而门卫的对面,就是一个警察值班点。早儿站在门口,兴奋地不能自已,梦想成真了!还记得今年春节第一次带他参观Nexus,他一直问,你们不开玩笑吧?如果我考上了,真的带我过来上学?是真的,儿子,你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这个机会,祝贺你!

    Nexus大约700多个学生,来自32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旗高高悬挂在上,两面分别写着这国的“欢迎”和“再见”。国际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爸爸哥哥们进楼里报道,小壮已经被室外的足球场,游泳池和游乐园吸引走了。可惜刚下完雨 ,游乐设施还不能使用,他才不甘不愿地跟我回了室内。

    看到这一堆现金是不是很奇怪,大马的电子支付没有国内发达,银行刷卡至少要缴纳2%的手续费,因此学校一般推荐的方式有三种:转账、支票和现金。很多家长特别是办理陪读签的家长没有本地的银行账号,就选择了现金支付,抱着一堆钱来交学费。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孩子看了会对自己的学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或许能够促进学习,哈哈。

    小壮一眼被接待室的玩具吸引了过去,跟同来的姐姐玩了起来。爸爸忙着交学费,是真的交钱~就是一张张纸币垒起来,学校会计慢慢点。一学期学费21700马币,再加同样的一笔押金,一共40000多。不刷卡,银行转账有限额,只好现金或支票。这时,我们才强烈意识到,支票这种落伍的金融工具,在这里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需交照片填表,领取家长出入卡和停车证。因为还没购车,所以停车证只能以后补办。这里行政人员大多是本地人,学校管理层和老师基本是西人。

    交了费,我陪小壮继续玩玩具,哥哥们去楼下买校服。一会儿每人戴顶帽子,提个大纸袋子回来了。这里要求每天穿校服,所以,都买了两套。浅蓝色是常服,深蓝色是运动服。早儿解释,他和Henry都分到了east wolf house,所以运动服上的色带是黄色。Nexus的标志是狼,各个House都以狼🐺为名称。这是英国学校的传统,类似《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学校里的各个学院。办完这些零碎的事,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离校了。早儿说,看见原来北京的小伙伴们到处玩,不是北欧就是西欧,心里也很羡慕。“不过,现在该他们羡慕我了。他们到中学报道领回一大堆作业,我领回一大堆衣服。”

    回了家干什么?当然是玩啦。😄 小区游泳池和游乐园,简直比家还亲近。有朋友说,好像天天在度假。是不是这样,得抑郁症的风险会小很多? 

    大马高档公寓的游泳池实在是太棒,后来爸爸开始做微留学,团里的妈妈一定要加上一项内容就是参观我们小区的游泳池并在里面畅游了一番。无边泳池,小区里有两个,水永远都是那么清澈。

    下滑的公立教育

    昨晚得知小区里有羽毛球馆,我们兴奋地吃了饭就扑过去。原来,这里的羽毛球馆是免费的,不过,需要提前和物业公司预约开门。除了地面是水泥地,有些缺憾,我们不能要求再多了。

    今晚的羽毛球馆是小区另一位中国妈妈预约的,她家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12岁,年初到Nexus上学,已经一个学期。老大正好开学和早儿一样上8年级,名叫Bill。原本以为同龄孩子能很快玩到一起,结果早儿和对方都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靠近Bill聊了一会。他说,最喜欢的是科学课,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会做很多实验,比如,用化学试剂调配各种液体。各个课程都分为高级,中级和入门级分层教学。他很骄傲,中国孩子的数学基本都上的高级。我问,数学高级班人多吗?有没有10多个?他笑了,哪有那么多?据他妈妈说,这个年级一共有3个班,每班大约20个左右的孩子。看来,数学拔尖也不容易。我问他,觉得最困难的是哪门功课,他一开始说没有。后来,犹豫了会,慢慢说,可能还是英文。他以前在杭州上的公立校,自己在家由爸爸陪着补习英语,并没有在外上英语培训班。问到第二外语,他说,新来的中国孩子要先学好英语,所以,并没有要求选二外。通常,Nexus的孩子要在法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马来语里选两门学习。新来的中国孩子在其他孩子上二外时,由老师补习英语。以后,英语水平赶上来,再开始学二外。除了正规课程,Nexus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外兴趣班,从艺术,到运动,到体育。比如,Bill就选了爵士乐团,因为他一直习练萨克斯🎷。另外,他还选了攀岩,羽毛球和足球⚽️兴趣班。Bill妈妈说,学校也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曲棍球,游泳🏊🏻,击剑和田径等等校队,不过,要进校队,必须经过选拔,因为校队要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的。

    早儿虽然一直和爸爸在旁边打羽毛球,可他还是很关心我和Bill聊的情况。回来,就一再向我打听。其实,他是有些担心自己跟不上。

    上午,除了爸爸,一大家子打了Uber又去IOI购物中心买东西。口称要开始过极简生活,其实,好多东西缺了,还是会觉得很不方便,比如,凳子。席地而坐的古习,怕是难恢复了。小壮吵着要玩玩具,我也由他去,当然,肯定不买。比国内贵了一倍不止。玩时,碰到一个特别可爱的2岁马来小女孩,她的姥姥很热情地和我聊天。她的英语,在本地人里,算是很好的了。她说,她是英语老师,怪不得。不过,她从马来公立学校辞职了,后来去了一所私立大学。辞职原因,是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持续下滑,而且,教育理念和她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她无法忍受了。她提到,在她小时候上学时,马来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堪比英国学校,英语教学也很过硬。可是,后来政府不重视公立教育的投入,而且,弱化英语教育,强化伊斯兰宗教。我插话问,是不是对恢复传统不满?她回答,传统习俗没问题,但是僵化的宗教化是倒退,比如,让女孩子戴头巾,顺从,听话。我一下想起了国内一些提倡女德,女子要柔顺一类的风潮。这位姥姥激动地用手比划,现在,马来的公立教育这么这么次,她的手快挨到地板了。我提到我的孩子要去Nexus上学,她交口称赞,说这个学校很棒,孩子们在那里很开心,自由发展,如果有机会,她也希望孙女能去。只是Nexus学费太贵了。也是 ,当地公务员算收入不错的,月收入也就2000马币。她又提到,她也给不少韩国和日本妈妈上英语家教课,这些妈妈们也都是受不了国内压力极大的教育体系,才带孩子来马来西亚的。她掰着手指数,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这些国家,孩子们压力都极大。我没好意思接嘴,这里面除了印度,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

    下午回了小区,爸爸带着儿子们去游泳🏊🏻,我去健身房跑步🏃。看到这些戴着长长头巾的年轻马来女孩,我又想起了那位马来姥姥的话。其实,过去30多年,不满于西方文化侵蚀的民族,都会通过种种努力,消除西方的价值观,恢复自我的民族性。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建,又不盲目照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是否尊重女性的独立,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恢复传统,就是要把女性重新压制到社会底层,重新让她们成为任人宰割的附属品,那这种传统,不恢复也罢。

    当下,头巾是马来妇女的标志,但是还是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马来妇女,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文而不是马来英语,拒绝佩戴头巾,她们也得到了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支持或默许。

    编者:观无明(微信号Guanwuming),北漂近20年后逃离北京,带孩子到马来西亚就读国际学校,与其他几位国际生家长一起创立引弓教育(官网地址: 引弓教育,专注马来西亚留学、微留学、营地、游学服务,微信公众号:引弓教育北京),分享我们自己的海外生活和教育的故事,为有同样困惑和需求的家长和孩子提供游学、探校、留学、微留学服务。关于生活在大马的一切问题,欢迎问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来西亚生活日记之五:国际学校开学与下滑的公立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z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