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不远处有一个临时菜市场。
说它临时,是因为它并非正式的建筑,而是一块空地上生长出来的帐篷群落。帐篷多为红色,有新有旧,新者活泼,旧者沉静,倒也能和谐相处。一年之中的绝大多数时候它都零乱而鲜活地忙活着,遇上检查的时候,便在一夜之间凭空消失,像风吹过一样,不留下一丝痕迹。
我喜欢到这里来买菜。
因为靠近郊区,很多摊位的蔬菜都是菜农清早自田间地里采摘而来。去得早时,还可看到它们身上凝着的清露。它们未经捆扎,松散地堆在地上,浑身散发着自由的气息。蒜苗根根矫健、莴苣叶叶新鲜、西红柿饱满红润,仿佛一群上学的少年。它们的主人笑容明朗,用同样的一句话回复着对价格有质疑的顾客“自家屋里种的呐,好呷,你呷嗒就晓得了”
而那些从农贸市场贩运过来的大棚菜,被打扮得整整齐齐,身上布满着主人殷勤喷洒的水雾,怎么看都是一幅低眉顺眼憔悴不堪的样子,仿佛加班归来的北漂,没有一星半点的精神。它们的主人热情地和每一个路过菜摊的顾客打着招呼,或者生硬地拉起家常。好像家里孩子不争气,自己只好多受些委屈。
猪肉亦多自乡间宰杀而来。土法喂养出来的猪肉,脂肪肥厚,色白如玉;瘦肉Q弹,红色温婉。不管挂在架上还是摆在肉案,都流露着一股时间深潜的味道,让人自然为之亲近。也有人犹疑着问老板“这是不是土猪肉啊”,老板并不多言,只用刀背拍着那寸许厚的肥肉道“看咯看咯”,仿佛这肥肉便是猪肉的荣光一般。
有一个卖鱼的眼镜大叔,专卖大通湖之各类野生鱼。每日种类并不固定,鲫鱼、黄桑较常有,而鳙鱼、草鱼不常有 ,鳑鲏、青皮嫩、河虾则交替出现,一切全凭湖中收获。唯价格必较其它鱼摊高两元一斤,从无改变。大叔性格耿直,对自家产品无比骄傲。遇上喜欢还价的顾客,必是硬梆梆一句话“我各是大通湖的野生鱼呐,要呷饲料鱼前面有”,让还价者颇有些下不来台。不过不用着急,旁边老顾客必会替他做些劝解证明的工作“他各确实是野生鱼呐,那味道不一样啦”。还价者得了台阶,也就大方蹲下,继续选鱼。
还有个老阿婆,天气好的时候偶尔会挑着些菜来。阿婆大约只是喜欢种菜,喜欢自己种的菜,并不是为了生计。来了后便找个闲些的档位坐下--通常是市场的首尾两头,将菜摆得规规整整,并不叫唤招呼,只是安然微笑。菜也不多,卖得不快也不慢。我最喜欢她做的雪里红,正如阿婆自己所说--好香呐。有时几日不见,我便会从头到尾地在市场多转一圈。

这个春天,雨水较多,本来心情烦郁,但到菜场转两圈,看看那些清脆鲜嫩的红黄绿紫在雨中愈发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心情也便自然愉悦起来。昨天,雨停了,我买了些芹菜和西红柿,刚从帐篷里探出头来,一阵风过,便觉头上身上簌簌地落了些凉凉的东西,以为是雨滴,定下来一看,竟然是星星点点淡黄色的樟花,带着樟树清香的味道,带着雨后新鲜的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