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050093/a769731e259851aa.jpg)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国企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入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音乐,决心要做一个艺术家。你很难想象,他是这样的人。但是那个他却真的成为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你曾经爱过的那个人。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相伴10+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只身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便宜的旅店,身上只有10000块钱。
几乎每个人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那个他却在追逐他的噩运,他是把噩运当作了梦想。
光鲜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而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那个他拒绝再做“丈夫”、“爸爸”、“同事”、“中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但他不知道他在做这些减法的同时,也给自己带上了层层叠叠的枷锁,更不知道需要付出的代价。
你也许会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你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的音乐。”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但他在做他的音乐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这样的人也许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也很可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也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实属可悲。
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神经病患者,而现实生活中确真实的存在这样的人。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去了澳洲10年多,期间只回国过一次,是她忘却了滋养她的祖国和家人?不是,在澳洲生活的那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一人躲在被窝里悄悄的流泪。
她不敢回国探亲,因为她怕失去她的工作。她也不愿意回国发展,她怕被人瞧不起。不知情的人,一定非常羡慕她在国外生活的财务自由和光鲜亮丽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