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书房。
小时候家境平寒,家里只有一间房间,我想好好地读书,却总是被父母开着的电视机或两人的吵闹声打扰。后来,父母帮我在天井里搭建了一个冬冷夏热的小屋,没有书柜,书都放在几个纸箱子里,每次找书都得翻箱倒柜找半天。
所以,那时候就特别向往一个书房,所有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书柜里,等候我的“召见”。朝南的房间充满阳光,我在温暖的阳光下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博览群书。多么充满诗意和情怀的梦想!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我的书房位于三楼朝南房间,阳光充足,身后的转角书柜分门别类地摆满了我喜欢的书籍,左边墙上挂着一幅《雅典学院》的油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伊壁鸠鲁、欧几里得、托勒密、赫拉克利特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我共处一室,我还特意让临摹画家把我自己也画在里面,希望能吸取一点大师们的灵感。
可就在这间我自己设计的梦想书房里,3年了,我连1/20的书都没看。
问题出在我的读书方法上。
我都是从头到底一页一页地读,平时工作和各种事情都很忙,这么多书猴年马月才能看完呢?
今天学到了3种新的读书方法:
1. 查字典法:就是遇到问题时,去查找相关的思维模型。比如最近想提高某些员工的工作效率。我查了《社会心理学》,发现了自我效能理论,即对自己能力和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并有指引我们指定有挑战性的目标,还能预测员工的生产力。这个理论在这本书里只有1页不到的篇幅,但却对我的时间管理的思维模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关键词法:通过看封面、封底、序言、后记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相关的关键词,厘清关键词和问题的关系。
3. 知人论世和思想地图法:比如看《创新者的窘境》,可以通过搜索查到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当时还没有出现大公司大量兼并创新公司的做法,所以大公司发生“内卷”的窘境现象,这样就不会对大公司的创新窘境盲目乐观,还是要加速自身的创新速度。
现在,我终于有信心不会愧对我的书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