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初见《有时》这本书,书名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红豆》的经典歌词。与《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约定》、《浮躁》、《暧昧》、《唱游》等有着鲜明林夕特色的歌词相比,《红豆》不算曲高和寡,算是相当“烂大街”的一部作品;就表述手法而言,《红豆》的歌词,抒发的是对盛情不再的遗憾,颇有些喃喃自语的味道。但终究出自鬼才林夕之手,上述几句歌词,婉转悱恻且意味深长,“一切皆有时”、“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寥寥数句,道尽了宿命面前的无力感与接受一切后的释然。在QQ和开心网还没有被微信取代的年代,这几句歌词简直就是个性签名的不二选择,是文青唏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标准注脚。
怀着对旧时光的不舍与喟叹,我翻开了这本书。我一向对书籍的装帧风格和封面的色彩设计有着较为偏执的挑剔。对我来说,封面的名人推荐语和腰封上大字号的“联袂推荐”往往会让人有审美疲劳之感。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约、清新、明快,我甚是喜欢。封面上,“有时”两个大字铺陈在一片年轮的细纹上;在年轮的一边,一株细小的树苗正在抽出嫩芽。厚重的年轮与新生的嫩叶在同一个时空中神奇地并列在一起;一圈圈年轮饱含着岁月的风霜,而未来,就在那一片片绽出绿色的嫩叶里。
回味过去,希冀未来,珍惜当下,品味“有时”。
———这便是这本书给予我的整体印象。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有时》,是作者徐瑾的一部随笔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陆陆续续写了十来年”的28篇随笔,文章内容涵盖面甚是广泛,有作者读书的感想和书评,也有作者对一些类别电影的观影感受。
02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喜爱有时,憎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在序言的开头,作者引用圣经和合本《传道书》中的段落为本书定下了基调:凡事皆有定时,我且观察、记录和思考就是。从儿时读《安娜•卡列尼娜》时懵懂的感叹开始,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渐渐明白: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必然的答案,有的时候只能回答:无关对错,只是有时,譬如爱之绚丽徒劳,老之卑微枯寂,救赎之虚妄可能---这构成人生不同况味的写照,也是本书的三则主题。”
作者徐瑾是“85后”,面对“爱”、“衰老”、“救赎”——如此宏大的人生哲学命题,自身经历肯定给不出她想要的答案。于是,年轻的作者选择了阅读,争取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为迷茫寻找出路。马尔克斯、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太宰治、奈保尔、王尔德、奥威尔……,作者涉猎甚广,并在阅读中记录、观察、思考,写出了这本书。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以及一系列写作网站的兴起,伴随着“碎片化”阅读,短篇网文写作方兴未艾。很多网络爆文篇幅大都不长,惯用的结构是分享一则故事,提炼出一些颇含意味的人生哲理,行文轻松简洁。
与将“网络爆文”结集出版不同的是,作者的这本随笔集,均没有涉及到她的个人经历。相反的是,作者在书中对此问题也有自己清晰的思考;她认为,在中文写作圈很流行的“非虚构写作”,“或许是一种失真年代的求真焦虑”,如何对抗这种焦虑?答案也许并不唯一,但深度阅读与思考肯定必不可少。这本书中的篇篇文章均可见作者日常阅读涉猎范围之广;行文的字里行间也可看出作者积累的丰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的思考并不从琐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是反复强调:“对于伟大作家而言,他描述的必然是我们生活的一切以及尚未意识到的一切,这就是最伟大的真实。”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公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虚构类的伟大小说,出于现实,高于现实,又饱含着伟大作家对于人生及命运的质问及反思,确实是我们了解人生、读懂命运的绝佳途径。马尔克斯在与门多萨对话时也说:“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揣度。小说中的现实不同于生活中的现实,尽管前者以后者为依据。这跟梦境一个样。”
03
怀抱对大师级文豪的敬意,作者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体会大师的爱情观;看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后又去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并将小说与《挪威的森林》巧妙类比:
“两本伟大的著作都发表在两个社会(美国和日本)的烈火烹油之际,却能够透视出即将到来的零落成泥”。
这样的评价与思考在书中比比皆是。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阅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并欣喜地感受到花朵盛开后的满屋馨香。
从《挪威的森林》开始,到村上春树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些年,阅读村上几乎成了文艺青年们提升格调的速成法则。但是,正如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绪》中所说:
“文学提供的是多尺寸的鞋码,大家要试很多也未必合适,但却觉得好像有‘某种意义’。”
通读村上的作品后,作者对于“青春的痛楚、抗拒、成长”有了自己的思考,并且最终指向那个终极的哲学命题:认识我们自己。就了解和认识我们自己的方法上,作者引用了卡夫卡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除了通读外国文学,作者的涉猎相当广泛,在对周天籁作品的解读中,将《亭子间嫂嫂》和《海上花列传》做一类比,后者曾经得到张爱玲极高的评价(张爱玲曾经感叹:《水浒传》被腰斩,《金瓶梅》是禁书,《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没人知道),对“娼妓文学”做了开展有趣的探讨;通过电影和小说《青蛇》解析李碧华作品,慨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三生三世三界中体会痴男怨女的悲欢离合。《爱在西元前》一文则是对于《诗经》中爱情的解析,带领读者走进西元前先民的爱情世界,也体现出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
04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大师的经典著作可以帮助我们读懂爱情,也带我们直面人生孤独的苍凉底色。马尔克斯、川端康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从大师们的字里行间寻找他们的态度,即“赞美年华的老去”。
如今的我们动辄感叹自己“已老却事业未成”,在真正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老人面前,多少显得有些矫情。我非常赞同作者书中的一句话:
“现代社会吹捧年轻,其实还是浮躁。原因之一是部分老人失去自信意态之后的失态失仪,而据此找到的年轻人无非是迎合老人的投机之辈而已。看英剧,说起老年贵妇,都是说越临近凋零而越发美丽,所谓夏日最后一朵紫罗兰。”
而我们呢?非虚构的“私人记忆”分享渐渐在网络上方兴未艾。很多所谓的作者,没有结婚就教读者如何权衡婚姻中的利益得失;谈了几场恋爱就变身情感专家,以历尽沧海桑田的口吻为后来者们指点迷津;还不到30岁,就举起张爱玲曾经的激扬之语“出名要趁早”为自己出书立传……很多人掀起一些浪花后又没了声音,后浪推前浪,我们是不是少了些许从容?
05
通过阅读,作者塑造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通过阅读,作者确定了自己的方法论。在“关于救赎”部分中,作者继续向读者分享自己在阅读的漫长历程中积累的点点滴滴:探索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懦弱与骄傲,从奥斯卡•王尔德遭受审判的际遇思考“异端”之含义,从而引发对于宗教、社会、政治、哲学的思考。
思考的深度与否暂且不表,就作者文中对于名家宿儒观点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看,足可见作者在生活中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记录,涉猎广泛、爱好多样的年轻人。文中随处可见作者日常阅读中的深刻感悟与思想的灵光一现,有对于理性的思考、对于“绝对正义”的发问,还有观察和体悟身边世界转变的随笔记录。
前段时间,我曾经读过一本名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小册子。日本作家奥野宣之以精益求精的“笔记本读书法”向读者分享提升阅读效率的方法。在第一部分“如何用读书笔记塑造‘读书生活’?”里,奥野宣之认为,要做到买书时不被言过其词的广告和名不副实的销量排行榜左右,最佳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时随地列购书清单”的习惯,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广告、他人推荐、名人介绍积累自己的购书清单,购书时“有的放矢”。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购书清单”大大地扩充了。说来惭愧,虽然也曾在豆瓣等“文青聚集地”混迹多年,但太宰治、奈保尔,包括菲茨杰拉德的著作我却涉猎甚少,仅有的接触也只是浮光掠影,并未深入阅读过。享受完了这本“献给万千文艺青年的饕餮盛宴”,我要踏踏实实的去读书了。
谈到提升空间与瑕疵,那么也斗胆多说一句:作者的某些文字表述尚有需要琢磨的地方。但诚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收录的文章是她近十多年来陆续写就的一些随笔。我相信,作者是有意保持着自己十多年前文字的本来模样的。回首相望,从“此时”望向“彼时”,看着自己当年的文字,那些逝去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我们生命中的'有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