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 在有风的阳光里倾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23:24 被阅读0次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村庄,祭拜逝者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村庄重要的祭拜,一是在清明、一是在七月半、一是在除夕。尤以清明祭扫为重。

            清明扫墓、上坟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三天或后四天里,即“前三后四”,新坟和移坟时间好像另有什么说法,具体的我已记不太清楚了。

            多年前清明还没有被国家纳为法定节假日。但在外工作甚至已举家外迁的村人,却都会回来给先人上坟,俗称“做清明”。

            那时的村庄对外交流不多,人们极少外出,还保留着很多的传统。市区距村庄仅仅30公里,很多村人可能一年也难得去几回。记忆里,我17岁之前一共只去过两回,一次还是父亲出差带我去的。

            清明祭拜少不了一件重要的物品~坟飘(即幡)。那时,坟飘绝大多数都是村人自家制做,经济且环保。只有在城里工作的人们,才会买些扎好的花。

            各家常常会提前准备好竹签(把竹子劈成筷子般长短粗细),买来红、绿、黄、白等各色纸张。把纸先剪成长条,再将长条剪成直尺刻度状,然后抹上浆糊将剪好的纸缠绕到竹签上。有的缠多色,有的缠单色,无它,只是为了美观。

            相较除夕的上山祭祖,清明祭祖更细致些。会同时去给旁糸的祖辈祭扫。可能是气候和时间的缘故。除夕是忙碌的。而清明是在春分后谷雨前,这时江南已是春暖花开,但真正的农忙还未到来。

            清明上坟,大家约好时间,带上柴刀、铁锹,竹篮里装上挂鞭、柱香、纸钱、坟飘、米饭、肉、酒、烟等一应物品。便一同向着祖坟山走去。

            祖辈的坟墓不是都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几处不同的李氏家族祖坟山中。通常,我们早饭后出发,中午时分才能回到家。

            找到祖坟。先是要割除茅草(有的坟墓旁茅草长的比大人还高)、砍掉荆棘。再看坟丘上是否有洞,如果有洞,抓一小把米饭塞到洞里,再用土填上(为什么这么做,我已忘了)。一切妥当,便在墓碑前摆好祭品,倒上3杯酒,燃上3柱细香(如果先人生前抽烟,大人会再点一上一支烟置于墓旁),放一挂短挂鞭,在挂鞭声里,拜三拜,跪下磕三下头,起身再拜三拜。然后将祭品收回提篮里,去寻找、祭拜下一座祖辈的坟莹。

            坟是类似长方形的土丘。墓碑处最高,然后一直倾斜直到和地面相平。墓碑是用整块的青石板做的,现在多是立着的长方形,旧时碑的上部多是半圆形。

            墓碑上,详细刻者逝者的姓名、生平、逝去的原因、后代的繁衍情况。立碑日期、立碑者。大家族,常在立碑者处预留一些位置,为的后续添丁时方便补上。

            那时的坟多朴素、简单。最多给墓碑加个“万山”(类似大理石的门框)。村人祭拜最多只祭拜到上四辈。无人祭拜的墓,便随着岁月慢慢下沉、湮灭了。村庄一直土葬,殡葬文化是村庄灵魂不可割弃的一部份。仔细想想,或许村庄自古以来的殡葬传统远比今天某些“专家”的叫嚣,更为科学、环保和节约土地。

            在祭拜时、祭拜途中,父辈们常常会给我们讲起很多村庄的历史、家族的历史、祖辈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真实的,但往往有很多渲染和夸张的成份。一路上也会给我们讲纯朴的做人做事的规矩和道理,比如教我们要传承孝顺、正直、善良、厚道、勤俭、忍耐、好学的品质,要给家族增光,不要辱没先人。也会讲路上遇见的动植物、树木花草以及他们知道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当然,这其中有不少封建和错误的知识。比如:说越南在热带,越南人通常8、9岁就结婚生子,30岁便西去。比如:说日本人膝盖弯不了。

            清明的天气,不冷不热,又非梅雨季节。

            记忆里的清明,大多是天气晴朗的。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映山红,映山红的花瓣常被我们顺手摘来当作零食。这个时节,山上的野兰花也已初长成。我们常常釆来装在一个玻璃水瓶里,摆于卧室的桌上。满屋的蓝花香便沁人心脾。大人们则常将野蓝花连根挖出,移置到自家院子里。

            印象中小时候,村庄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个不小的花圃,大多种着月季、牡丹、刺儿梅、美人娇、紫鸡冠、喇叭花、各色菊,丝瓜的藤蔓常常也偷偷地占着花圃的一角。花圃虽简陋,村人也并不刻意打理,但却是一道极美好的风景。可惜,今天在村庄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爷爷、奶奶他们去逝时,我们堂兄弟姐妹很多还未出生。所以,那时清明的祭拜,在我们多是一种乐趣,并没有伤感。思念也只是一丝丝带着好奇的思念。

            直到母亲去逝,清明在我们的心理,才变成了真正的追思和祭奠,伴着无尽的悲伤和眼泪!

            人,生来这世界,从生向死。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避。有新的生命生长,便会有旧的生命故去。如此,也才有了人类的繁衍进化、生生不息。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也有了孩子,慢慢对于生老病死也看的淡了。只是,每当清明到来,总还是不禁思念起曾一起在这世间生活过的逝去的亲人,尤其是曾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我早早北上,远离了家。长大安家的地方离村庄几千公里,清明想回去祭拜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兄弟姐妹多,他们会代我祭拜,相信遥远的村庄,遥远的后山上,逝去的父亲、母亲一定不会责怪的。父亲、母亲常说,好好的过好日子,做个有用的人,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孝心。

            遥祭,逝去的祖辈!

            遥思,远逝的父亲和母亲!

    同学补记:

    高兴沛:祭品应摆放在三柱香前面(祭品更靠近坟墓),沙河俚语叫:隔香不受供。就是说如果香在中间就白白浪费了。

    刘华锋:米饭把洞里垫底,再用新土补上,此为二用:一、打招呼(此为要在坟堆上动土,请知晓),二、将米饭蒸好后,其粘怯大增,有利于和土混合更牢固

                        2019.4.5    写于哈尔滨

    清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dq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