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作者: Angus20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17:42 被阅读734次

    清明,草长莺飞,花开烂漫,是踏青游春的好时节。清明节,更是追思先人,祭奠亲人的节日,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忠孝”等传统思想的传承。

    《礼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留下千古名言“祭之丰不如养之薄”,说的是,在亲人死后才给予大鱼大肉的祭拜,不如生前即使只是清贫的奉养。祭拜先人不在于祭品的丰厚,也不在于焚烧物品之贵重,道理浅显易懂。

    但现代人重形式,本末倒置的倒是不少,生前不知薄养甚至弃而不顾。

    听朋友说,他有一位邻居,老人子女众多,但只有一个儿子。按照当地农村风俗,出嫁的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只是作为亲戚看看照顾一下。养儿防老,年老的他在儿子身边生活是必然的选择。

    前几年,这位老人尽管年龄大了,但是行动方便,有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帮家里做点事,儿子儿媳对他还说得过去,虽然不让一起住,但是,每日粗茶淡饭也能保证。性格开朗的他,闲暇时候爱好串门,每每遇见年轻人,他都会笑嘻嘻调侃一番,日子过得倒也舒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一天,家里发生了火灾,幸好发现的早,没能酿成大祸。老人的房子被烧得面目全非,因为灭火及时,几米开外儿子的住所得已幸免。起因很简单,老人用热得快烧开水,毕竟记性减退,出门就忘了此事,水被烧干后起火,酿成此灾。

    此后,恼羞成怒的儿媳不再给他做饭,老人需要自己做饭,偶尔遇到一些节日,儿子会送来些“可口的饭菜”。女儿们心疼的不行,常常给老父亲送吃送喝,但是当着弟弟、弟媳的面也不好说什么。

    尽管依旧能看到他出来串门,老人的笑容越来越难以见到。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中风,造成半身不遂,由于行动困难,远距离行走成为奢望,其他人再也难以寻觅他的身影。

    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好几次,连续几天不能进食,大夫都下了病危通知,通知家人料理后事。邻居、亲戚们都去做最后告别,奄奄一息几次,他又坚持了一年,终因无人细心照顾,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老人孤独的老去。

    老人死后,儿子做起了“孝子” ,操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葬礼,给活着的人们表演了一场戏。

    终究,孝敬父母,不在于身后的风光和隆重,而在于生前的关心和温情,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伤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r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