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和他妻子的前世姻缘》
爱与恨都有背后的因缘,在人间很难说清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情之伤痛的故事。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和他妻子的“姻缘”。
自当年释迦牟尼抛弃娇妻富贵入山寻道,他年轻的妻子便被迫毁弃了青春、美貌与爱恋;当这位净饭王子在山中饿得瘦骨嶙峋,这位孤独的公主也在深宫中水米难咽;当这位王子饿昏后被牧羊女喂下一勺奶糜,孤独的王妃也只看在幼子的份上勉强喝下了一口饭汤;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久坐开悟之后,当释迦佛广度众生万人敬仰 威仪赫赫之时,那位落寞的妇人,却越加落寞,并且苍老。
此时,他回来了,回来救度本国的众生。净饭老王与众王子王孙率百姓虔敬出迎,惟有她一人独坐楼中。
弟子报告说:“她不想见您。”
佛说:“好吧,我去寻她。”
他上得楼来,掩门,室中只剩下二人对坐。她一语不发。这一生付水流的青春化作点点滴滴的恨,濡透身心……。
佛轻轻说: “我知道你在恨我。但是你来看──”
他用掌心展出她前生的记忆,展开他们的前生缘。那是佛的前生修炼时。
他是一个童子,以全身心的虔敬向燃灯古佛献了一朵莲花。
燃灯古佛微笑颔首:“你注定在来生得道。”
这时一位小女孩走来跪于佛前:
“佛啊,我以生生世世的佛性,求您让我与他在来生一同得度!”
燃灯佛说:“他在来生注定四处传法。你将以一生的孤苦为代价,你愿意吗?”
“我愿意!”“你将毁弃你一生的青春。”
“我愿意!”
“你的大半生都将被一份情之伤痛咬啮,直至等到他的救度。”
“我愿意!愿意!愿意!“一于是,才有了她这一生的痛。后来皈依佛陀出家做比丘尼终成阿罗汉命运就是今生的应受果报串起来形成的一条路。
轮回也好,命运也罢,它的运行只依照两个基本法则:
一.因果定律;
二.天理。
因果定律是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都要遵循的一个铁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断因果关系的循环。
种下因,必然要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