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欺凌”二字,甚至感到这两个字的形状都令人厌恶。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欺压和凌辱,每个人都必须面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3748484/cf308b40aca7a14f.jpg)
( 一) 欺凌是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话,而这第一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人的本性其实有善也有恶。
“性本善”这句话有点逻辑上的偏差。用形式逻辑学来解释,有的句子是可以反过来说的,但有的句子是不能反过来的。
例如,张三是我=我是张三。可以反过来说。
但是,张三是黑珍珠号的学员≠黑珍珠号的学员是张三。不能反过来说。
学过逻辑学的人都懂,这里要看等号两边是否对等。
善本人性,但不能说人性本善;因为恶也本人性,也不能说人性本恶。因为善恶均为人本性,故人本性不能就只用一个善或恶来概之。
换言之,欺凌是人的本性,但不能说人的本性是欺凌,因为善良也是人的本性。
1, 今天主要是谈欺凌,所以要对 "人之初,性本善”说NO。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一个生命诞生,应该可喜可贺。但是为了这个生命的健康成长,或许要欺凌若干生命或动物植物。
如果人类爆发性的、无节制的婴儿呱呱坠地,那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欺凌,这暂且不说。
说说人与人的欺凌,欺凌就是以强恃弱。
家庭欺凌、性别欺凌、校园欺凌、职场欺凌、商业欺凌、阶层欺凌、民族以及国家之间的欺凌,比比皆是,源远流长,可以说构成了一部人类历史或人泪历史。
2, 人为什么会欺凌,因为他有动物性。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植物、生物、动物,都逃脱不了这个法则。人是高级动物,首先是动物,动物的本性就是以强恃弱,所以欺凌是人的本性。
3, 人为什么要欺凌,因为他有人性。
人是高级动物,会思考,会制造工具。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所罗门等三人在《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一书里面提出了一个观点,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其他动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虽然弱肉强食,但活在当下,是一种低级的欺凌。人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的。因此,他想为长生做准备,是一种高级的欺凌。所以,他要敛财,他要控制,他要贪婪,制造出形形色色的欺凌,以来补偿和修复他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欺凌是人的本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3748484/ffa989f3b4c23b47.jpg)
(二)有欺凌就有反欺凌
欺凌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欺凌人别人的一面,但人人都不想被欺凌,有欺凌就必有反欺凌。
1,以暴制暴反欺凌
宋江等108名好汉聚义梁山,打击了高太尉等恶势力。
历代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
二战世界诸国联盟取得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被压迫人民推翻了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2, 以发展强大反欺凌
八国联军侵华,与大清签订若干不平等条约,关键在于国不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强大就要被欺凌,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发展,国防越来越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3, 以法律规范反欺凌
宪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他维护国家稳定 保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捍卫公民权利和利益。
法律研究何为平等公正正义等问题,法律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欺凌不会泛滥。
4,以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反欺凌
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积极的舆论,对社会起约束作用。因此有了”己不欲勿施于人,” ”童叟无欺,” “一诺千金,” ”尊老爱幼”等社会主流道德规范,一旦违背,便会受到舆论谴责。
文学也属意识形态,它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的作用。
国外文学作品,《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等等非常经典的描述了欺凌与反欺凌。
我国的文学和诗集更是如此。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水浒》:”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非常形象的描写了欺凌与被欺凌的反差。鲁迅的《呐喊》《阿q正传》《药》等作品,也非常深刻的揭露了黑暗社会的欺凌,充分体现了文学对欺凌的批判,彰显了文学对反欺凌的呼唤与觉醒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3748484/672b0151f8683771.jpg)
( 三 ) 未来”欺凌”遐想
我们愿未来社会没有欺凌,只有平等与和谐。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上中下,就避免不了欺凌,只愿这种欺凌会少下去,不要那么残酷与血腥,或许有一个转型升级的”欺凌”,这是我们的遐想和瞎想。
1, 肢体冲突变成“毒舌”较量。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发现自古至今,人类的欺凌,血腥味已经越来越少了,相比之下,文字的较量、文字的辩论越来越高级。
大作家们也说过,文字也是一把双刃刀,他有削水果的一面,也有伤人的一面。我们学习写作不是为了恶语中伤,不是为了让人言可畏,也不是为了骂人不带脏字和杀人不见血,而是要通过文字维护公平和正义,揭露和反对欺凌,给人以温暖、阳光和美好。
2,人类战争变成体育竞技。
人的欺凌,国家的欺凌,民族的欺凌,有资源争夺,有功名较量,但也不排除好斗是人的本性,因此,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竞技比赛,每四年一次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或许就有这样的基因和原动力。
我们希望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平的基因更加注入人类的身体。发展体育等各种竞技活动,或许会使人类原始的欺凌本性和好胜心得以宣泄、改良,让体育的精神和规则,真正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
3, 人欺人变成人机大战。
按照《未来简史》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将使人类出现三种人,神人、无主的人、无用的人,绝大多数人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成为无用之人。
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成为无用之人,那么就减少了人与人的欺凌,剩下来的就是人工智能之间、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欺凌,无论如何,这都好过人与人之间的欺凌。
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无用的人多了,也需要提前想办法规避被欺凌。做个象斑马一样的斜杠青年吧,东方不亮西方亮;做个象老黄牛一样的员工吧,免得以后连被剥削的机会都没了;做个象猴子一样会玩的人吧,琴棋书画诗酒茶,免得成为”无用”之人的时候既无聊又难免被欺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