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受朋友邀请参加了一场关于文化研究的年会,在此之前,我心中从未有过对文化的定义标准。最常听的是“这人没有文化,可怜,在社会底层生活。”,“没文化,真可怕”等诸如此类的话,似乎把文化就等同了知识。其实,有知识并不能同于有文化,知识如果没有正面的传播和使用,它是静止的,而文化是有灵魂、有魅力的。文化这个词太广泛,不好去定义,但一个有文化的人给人的感觉一定是舒服的。今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最终是传播爱和善良,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看他如何对待儿童、妇女和闲暇时光。”深以为然。可能我所理解的有文化更接近于有素质。
很小的时候,一个堂姑姑家门口的玫瑰花开了,只有一朵,深红色的,在阳光下那么鲜艳,我也从未见过,甚是好看。因为姑姑举家在外,与我同行的有几个伙伴,大家都想要那朵鲜花想摘下来据为己有,却怕花的主人会责怪,而我知道花的主人不在,感觉自己是和这个花最亲的人了,就当是它的临时主人吧,于是很顺理的把花摘了带回家欣赏,那个时候就是纯粹的喜欢,也是孩子的幼稚和本性,同行的其他伙伴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人会说我偷了人家的花。从那次摘花事件发生之后,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那是第一次觉得那样做是没有素质的,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素质。后来只要看到别人家开的再多再漂亮的花也从来没有去折过一次,见过最多的就是别人庭院里种的一大颗栀子花,香味都飘到了围墙外,而我也从不敢奢望去摘下一朵,这也许也是我后来对花和植物的一种强烈的热爱,并有着喜欢种养植物的情结。
电影芳华的男主人公对待别人比自己好,总是做一些大家认为很傻很吃亏的事,在食堂打饭他自己都是打碎了的饺子,把完整的留给别人,对身边的一切都那么善意,但在那样的年代却没有被世界温柔以待,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读懂别人的善意,而那些麻木的人只会觉得他仅仅是傻,或是脑袋不正常。那些在看笑话的人里不乏学术高知识多的人也不乏地位高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可那些知识没有好的品德和情怀去支撑,也只是德不配位,又怎能长久,那些人当然不叫有文化。
身边很多人,对待不同的人态度总是不同,比如大家评价一个人说她的性格耿直,说话很冲,但不需要太细心也可以发现,她对待上级和有地位的人态度往往很谦和有礼、笑容满面,而对待下级和社会底层的人却截然相反,也看不见什么笑脸。在我心里,显然我不能理解这样的判若两人的人格分裂做法,也不太愿意亲近传说中这样性格耿直的人。我亲近的人大多是没有什么分等级摆架子的,也不会聚在一起就只谈论谁是谁非的,也可以说是内心纯良、对待他人是一视同仁的。
很庆幸,自己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闺蜜。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可以边吃饭,边分享谁的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感悟,鞭笞一下对方的三观。说到朋友,我想表达一下自己最珍惜的几个。其实,友情不在于时间长短,从小在一起的好朋友娟,她最善良,可能她连一只蚂蚁都没踩死过,小学和她同桌,连我这个胆小的小不点都“欺负”过她一两次,其实那时候我都能分清是谁是谁非,只是觉得她好不好玩,太温柔文静,逗逗她而已。直到现在,不在身边,而我们的友情应该是最久最醇的。再说英子,她是能量最大的,从来没有见过她柔软的时候,每天都是能量爆棚,充满激情的,我常笑话她初一数学只考38分,现在却在县重点高中教高三数学,她立马大声哈哈笑,因为不管我说什么玩笑话还是聊天间,她的笑声总是最清脆响亮的,即使生活很累,她依然乐观面对。英子给我介绍了颖子认识,三人成了一台戏,每周都会约起来,记得第一次约在西餐厅,大家点了些水果和米粥,谈话到半夜都不想回家,东西没吃几口,嘴说个不停,这么久来,却没有觉得一个好友的三观能这么合。五六年前,我每天步行上班,每次途中总看到对面一个女孩边啃苹果边往我相反的方向迎面走来,这么多次的偶然相遇,而我也经常是在啃苹果,多么同步。我们大概都想认识对方,她长的漂亮文静,一看就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我们相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叫西,那时候她还未嫁人,我把身边最好的闺蜜琪也介绍一起认识,三个人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的,过得很惬意。这种生活,甚是想念。
当然,还有很好的朋友,美、兰、红,这些和她们一样都是住在心里的。有人说好朋友不在多,在于精。的确,朋友也许很多,但真正意义上闺蜜的似乎就是这些,最近我也在想这件事。也不怕得罪人,因为说实在,也有几个原来感情不错的,后来不知何种原因变生分了,许是太忙,也或者时间留下来的都是最真的,我把这称为友情文化。说的文化一点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最近,和英子颖子在一起的时间居多,开心时唱唱歌,唱的最好的是英子,声音洪亮、气场十足。失落时一起谈谈目前的生活状态,也谈谈未来,最喜欢这种自在的方式。我们三个人似乎都很忙,有空的时候想请她们喝一杯,虽然我不沾杯,但到时候也一定愿意端起酒杯,只为我们相遇的时光,颖子的酒量一定是最好的,英子一定是笑声最大的,而我一定是最幽默风趣的。我不爱喝酒的场合,因为实在是没有酒量,有许多时候,酒桌上,总会有人提议叫你喝酒,可能你不喝,会有三千个理由让你难拒绝,会有三万个批判和失望的神情凝视你,会有三百年记得你好像不干脆不给面子,似乎你在这样的行业里和这种场面上就应该会喝应该能喝。而在这种时刻,男人有没有风度就看他是不是总在强求别人喝酒,喝酒这个文化要看本身的酒量,如果大家都能心中有数,不藏着掖着,自然多少的量就喝多少的酒,也无需来劝。所以日常的酒文化我不太苟同,如果哪天喝酒如喝茶一样自在随意,我认为才是最好的酒文化。
在我浅显的认知里,文化可能太大,而我定义的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最舒适的相处方式和待人态度。能不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得先看看是不是一个有素养的人。先有德再有才,而后德才兼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