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玉树后庭花与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与亡国之音

作者: 惠风和畅806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0:35 被阅读4次

中国历史很有趣,很多本与历史无关的事物,只因参与了历史的某个环节,就有了特殊的历史味道。比如虞美人,它只是一种植物,但它和悲剧英雄项羽的爱姬同名,当项羽和虞姬演绎了生死离别的故事后,它就成了成了生死离别的代名词。另一种长在江南庭院里的花,因为一个亡国之君借它的名创作了一首诗,它就成了亡国之音,这种植物的名字叫后庭花。

这朵花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后庭花,花有红白两色,白花盛开之际树冠如玉,故又称“玉树后庭花”。汉代以花为曲名,它成了乐府民歌中情歌的曲子,南朝陈代的末代君主为它填上了新词“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陈后主原本只想用它形容嫔妃们的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

但陈后主不知道“花开花落不长久”的诗句像谶语一样预示着他短暂的帝王生涯。《旧唐书音乐志》中唐代吏部尚书杜淹对唐太宗说:“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杜淹将陈的灭亡归咎于《玉树后庭花》,虽有些武断,但也掀开了历史的一角。

陈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南北朝时期陈的最后一位君主。他是陈宣帝的长子,出生就被封为皇太子,虽说当皇帝理所当然,但登位之旅并不顺畅,中间也经历过兄弟争斗。爱音乐、爱文学、爱美人的陈后主登位之后,亦未励精图治。

陈叔宝

那一年只因为在孔贵嫔的宫中多看了从兵家走来的张丽华一眼,就沦陷在了张丽华无p图,无滤镜 ,不整容的盛世美颜里。史书上记载张丽华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连大家印象中不解风情的魏徵也在《隋书》中写道:"张贵妃、孔贵嫔,并有国色,称为妖艳。"另一位史学家蔡东藩也记道:"张丽华为江南尤物,与邺下之冯小怜相似,小怜亡齐,丽华亡陈,乃知尤物之贻祸国家,无古今中外一也。"可见其美不虚。

张丽华

美人如果只是外表美就会被人冠上“花瓶”的名号,张丽华绝不会是“花瓶”,她不仅美,还能言善辩,鉴貌辨色,有过目不忘之本领。那时心大的陈后主把百官启奏的大事儿,都交给宦官蔡脱儿、李善度先处理后再送与他,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对这本领我只有送上膝盖的份儿。

陈后主对张丽华越来越宠爱,“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起初张丽华只执掌内事,后来干预外政,再后来陈后主要把张贵妃放在膝上抱在怀里决策国家大事。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贵妃开口,张贵妃就会帮忙摆平。王公大臣如不听张贵妃旨意,张贵妃一句话,分分钟就哪儿凉快到哪儿呆着去了。江东小朝廷里流行着“不知有陈叔宝,都知有张丽华”的谚语。

陈后主嫌老爸留下的宫殿太破旧,不方便“金屋藏娇”,建了“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的临春、接绮、望仙三阁,为了方便自己在三阁中出入自由,又建了凌空相接的复道。阁中住着多位佳丽,妃嫔们描眉画眼,精心装扮,或依栏小立,或蹁跹起舞,远远望去飘飘若仙,成天流连佳人堆的后主,那还有心情管朝政,管百姓。

说实话陈后主如果不是君主,放在今天,就他的文字功底不是某作家协会的成员,也是某十万加公众号的运营者,最不济也是某歌舞团的团长。后主文学集团里有江总、姚察、顾野王、褚玠、陆瑜、谢伸及义阳王陈叔达等三十余人,还挑选了几十个才色兼备的女子做“女学士”,上百个才有余色不足的女子做“女校书”。每次宴会,妃嫔群集,诸妃嫔及女学士、狎客杂坐,饮酒赋诗,听曲儿,相互赠答,飞觞醉月,文思迟缓者还要自罚几杯,比文艺座谈会热闹得多,聚会频率多得多,可惜所写都是靡靡艳语。宴会结束选出最艳丽的词,谱上新曲儿,让成千上百的宫女们分组,反复练习歌唱。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在这歌舞升平中,最流行的曲子当数陈后主作词作曲的《玉树后庭花》,在“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和“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的歌声中陈后主早忘了军国政事为何物。

可惜岁月不静好。陈后主一边不作就不会死的瞎折腾,而他神一样的对手杨坚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治军备,消除奢靡之风,随时准备进攻江南,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时陈后主还极度自信得认为自己所居乃虎踞龙盘之地(今南京),历史上“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催败,彼何为者也。”而他猪一般的队友写得一手瑰丽文章的宰相孔范也在一旁附和说:“长江天堑,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耶。”于是君臣歌姬纵酒歌唱,赋诗如故。

一日边将来报:“边关告急!”后主正饮酒,不予理会,文书顺手一扔滚到床下。后陈朝灭亡,高颖占领陈朝宫殿,见告急文书还在床下,连封皮都尚未拆封。后主对国事不关心到如此地步,陈朝焉能不亡?

公元589年,后主的强大的对手终于按奈不住灭掉陈朝,完成统一的决心,发兵50万直捣建康这13朝古都。领头的大将叫韩擒虎,也就是唐朝诗人杜牧在《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中提到的那个韩擒虎。他率领500士兵,率先攻入朱雀门,士兵们兴奋异常都想抓住陈后主立下奇功。可惜搜遍了整个宫殿,仍不见陈后主。后来大学士苏轼在《虢国夫人夜游图》中也写了“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记录了这段历史。

寻得一口古井,士兵们打算扔石头入井中(成语落井下石来源于此),井底才传来求饶声。众人扔箩筐入井,无奈箩筐太重,众人皆以为后主太胖,拉上来后方见陈后主、张丽华、孔贵嫔三人紧紧抱在一起坐在箩筐中,士兵们放声大笑。传说井口太小,三人一起挤上来,张贵妃的胭脂擦在井上,这井也叫胭脂井,因它记录了一个帝王最羞耻的时刻,也叫耻辱井。

被俘后的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枭首(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于市,在位8年的后主投降隋朝16年后病死洛阳,终年52岁。陈后主的一手好牌彻底被他自己玩完。

自此以后《玉树后庭花》成了亡国之音。晚唐大才子杜牧在《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借陈后主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展现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被列宁称为17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曾用陈叔宝的故事劝诫宋仁宗“陛下岂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又把这段历史写进《桂枝香·金陵怀古》,并在三十余首金陵怀古词中拔得头筹“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聪明的读者都看出来了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醉生梦死,亡国的靡靡之音才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无论文人墨客们如何写自己的文章,说到底后庭花只是一种花,《玉树后庭花》只是一首曲词优美的流行歌,只是不巧它的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因而它成了亡国之音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玉树后庭花》已经背着一口黑锅委屈地走了几千年了。

相关文章

  • 玉树后庭花与亡国之音

    中国历史很有趣,很多本与历史无关的事物,只因参与了历史的某个环节,就有了特殊的历史味道。比如虞美人,它只是一种植物...

  • 第四十集 再造统一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首曲子名叫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称作亡国之音...

  • 2018-12-25

    杜牧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后后庭花就变成亡国之音。今日看了老梁故事汇的秦淮八艳集却觉得商...

  • 梅子黄时雨,玉树后庭花……

    梅子黄时雨,玉树后庭花…… 文:道玄斋主·尚泽 梅子黄时雨,玉树后庭花; 采茶煮春碧,摊破浣溪沙。 明月生南浦,高...

  • 胭脂: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

  • 2020-07-27

    后庭花破子 李煜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 亡国思 ·《玉树后庭花》

    我不懂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读历史故事。 今日睡前重读了一首古诗词,醒来后仍旧觉得心心念念放之不下。说是重读,却...

  •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李煜 〔五代〕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

  • 玉树后庭花 瑶华梳妆人 不羡飞仙 爱鹊仙 许几世风华 愿化连理枝

  • 《玉树后庭花》中的坦然

    辘辘转转,陈君甚愚。繁华旧梦,归寂中去。徒有青山围故国,玉树后庭遗曲。后主李煜,春花秋月,赐死终牢狱。铜瓶百丈,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树后庭花与亡国之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pe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