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辘转转,陈君甚愚。繁华旧梦,归寂中去。徒有青山围故国,玉树后庭遗曲。后主李煜,春花秋月,赐死终牢狱。铜瓶百丈,能奏风流何许?
《玉树后庭花》中的坦然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连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后句是清代诗人郑燮的原句。叹的是国家兴亡,朝代更迭,胜负又算得了什么?可能帝王家数,本就像词中那样吧。而有一词,名曰《玉树后庭花》,乃亡国之音,想必诸君有所耳闻。何许词也?
诗人杜牧曾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地位于秦淮。
而后庭遗音,也诞生于此。秦淮,也就是南京金陵,所谓“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聚之所”,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地杰人灵,秦淮八艳,风流志士所处。但,却似乎不宜选作国都。这个地方太安逸,助长享乐而荒政。
陈国国主,陈叔宝,好吟诗作乐。荒废朝政,耽于酒色。竟然在隋军围城,将士以身作墙之际,游览园林,美人作伴。在他被韩擒虎抓住的那个上午,他写下了《玉树后庭花》来献媚他的妃子。
正所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我们试着看一下《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横向对比李煜的拼死抗争,陈叔宝很没有气度,他在最后关头,和妃子躲进了井底。这才有了开篇的辘辘转转,他成了井底之帝,被掳至长安。
王安石写道:
念往昔,繁华竟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故事到这里,本来就该完了。但是李煜和陈叔宝迥异的结局,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何李煜被毒害,而陈叔宝终得善了?
《玉树后庭花》,写就与陈国灭亡之日。正所谓,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陈叔宝兴许早就意识到了陈国的灭亡,就像花朵凋零一般必然,词中的既有惋惜,又有凄美,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坦然。
正是这份坦然,使得他的李煜结局两异。拿得起,是一份担当与能力,而放得下才是眼界与胸怀。《玉树后庭花》,描绘的是美,其中的美,逝去地大方,自然,像花落一般。
反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胸有不甘而无能为力,世界是公正的,既给了他诗人独有的愤懑,又给了他赐死堂中的结局。
世人爱李煜,爱的是他诗人的才情,爱的是他忠贞爱国的气节。但我更珍视的,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却是安然与平静。是陈叔宝写下《玉树后庭花》的雍容,与承认亡国的大气。国家的存亡,不在于政府,而在于精神,在于人心。
当陈叔宝优哉游哉地游览园林之际,虽万千陈国将士殊死抵抗,但陈国已亡!《玉树后庭花》是陈国的挽歌,和一句优雅的:“你赢了。”
如果在乎的是人间的风景与美色,又何乎困于陛下呢?当俘虏当得舒适,当得坦然,那又有何不可?摈弃掉虚伪的人性与已然无足轻重的尊严,不同于懦夫的瞻前顾后,胆战心惊,陈叔宝反而令人感到可爱与可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