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39)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39)

作者: 最后一班车刚刚好 | 来源:发表于2021-10-03 14:03 被阅读0次

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的一生有着丰富的阅历,他出身于社会下层,向当地法院的书记官学过诉讼,做过店铺的秘书。16岁时,他结识华伦夫人,在她的帮助下,卢梭阅读了大量书籍。卢梭坚持自然神论的哲学思想,主张人生下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认为应当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然后以自由协议、缔结契约的方式形成法律,以维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安全,方能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导致的人们在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李卫《文化常识全典》

阿末闲话:

罗梭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然而同时代的中国却出了一位小强一样的祸害,将中国生生拖了六十多年。从他之后,满清迅速衰败,直到灭亡。

这个人是谁?当然是爱新觉罗·弘历啊,比卢梭还要早生半年,却是比卢梭晚死21年,长寿得吓人,卢梭都活了66岁,这个人生生活了89岁,还是皇帝,你要是个中兴之主还好,可惜他是个败家子。

乾隆一生下江南六次之多,想想他爹为了积累国库,一天都没出过国都。他却是玩了这么多次,每次都是劳民伤财,花钱如流水。每次南下都是过万人马,与其说是南巡,还不是说是去游山玩水找女人。

因为嫖妓,皇后都把头发剪了,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截发皇后。江苏学政(教育厅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大为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

被乾隆封为“满清第一才子”的皇家教师纪晓岚,曾趁便透露江南人民的财产已经枯竭,乾隆怒不可遏:“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不过当作娼妓豢养罢了,你怎么敢议论国家大事?”

阿末认为,这种人统治诺大一个满清帝国,帝国焉能不亡?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越是太平,越要谨小慎微啊!

相关文章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39)

    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的一生有着丰富的阅历,他出...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6)

    儒家重义轻利,墨家统一义利,这是“爱人”说与“兼爱”说的主要区别。儒家“爱人”说主张“爱有差等”,孔子主张爱有差等...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0)

    “人定胜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一种主张,意指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它是战国...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2)

    荀子是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思想方面,他提出“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把道德...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5)

    庄子是个观察精细、思维敏捷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想象丰富、情思飘逸、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文学家。庄周曾梦为蝴蝶,翩...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9)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8)

    所谓“天人之辩”,是指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辩论。商周时期,人们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到春秋...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1)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他把区别于禽兽的人所特有的属性看做是人性有其合理之处。可是,对于这种道德...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17)

    战国时期,以“黄帝”为名的学术派别大量出现,黄帝成了“学者所共述”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吸收了黄帝学说中...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23)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解释“中庸”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就是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常识全典》笔记(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rw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