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左传》略读(卷七宣公)申叔时说楚王复封城

《左传》略读(卷七宣公)申叔时说楚王复封城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22:32 被阅读0次

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 598 年),冬天,楚庄王因夏徴舒杀陈灵公的缘故,出兵攻打陈国。对陈国人说”(有我在)你们不要惊慌,我将出兵讨伐夏徴舒”。

于是,出兵陈,杀了夏徴舒,在陈国城门栗门前车裂之。就把陈国设为楚国的一个县,而当时陈国的君主陈成公正在晋国避难。

其时,楚国大夫申叔时出使齐国,回国,向楚庄王复命后准备退下。楚庄王对他大为不满,说到:”夏徴舒不道义,弑杀了他的国君,我们楚庄王以诸侯之军而讨伐除掉了夏徴舒,诸侯,县公都对楚庄王表示庆贺只有你没有表示庆祝,是什么原因呢?”

申叔时答到:”我可以说几句吗?”

王曰:可以,你说吧!

曰:夏徴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王你仁义。可是也有俗语言:‘牵牛而践踏他人的田地,就要把他的牛夺过来。'

牵牛踏人田地,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夺了他的牛,惩罚就太重了吧。诸侯跟随讨伐夏徴舒是讨其不义。现在楚国将陈设县,是贪图陈的富足。以征讨援救之名,而将陈收归楚国,这恐怕不合适吧?

楚庄王听了说:”好啊!我没有听过你说的话啊!将土地归还给陈国,可以吗?”

申叔时说:当然可以啊!这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从人家那里取来的,在还给人家”了。楚庄王就又把陈地还于陈国。从陈国各乡每取一个人带回楚国,让这批人集中住在一个地方,取名夏州。

以此有《春秋》记载曰:”楚庄王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说这件事是合乎礼法的。


心得:1.楚庄王这次挺讲理听取大夫的进言,申叔时正直敢言,捍卫正义,难得!

2.对”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不甚理解,为什么呢?战俘吗?人质吗?

3.对最后一句,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有礼也。不甚理解,和乎怎么的礼法呢?

4.关于文中的比喻,牵牛踏人田,取其牛。这个比喻觉得不恰当。或许另有深意。

相关文章

  • 郑庄公共叔段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卷之一 1.1郑庄公共叔段(隐公元年) 【左传背景】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武姜,生庄公和共叔段。...

  • 成语故事:【筑室反耕】

    【筑室反耕】《左传·宣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楚庄王伐宋,围宋九月而宋不降,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之。”...

  • 《左传》——宣公

    左传看书的进度有些慢下来了,一是人物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关系都有点理不清了,再一个,一直纠结在读书笔记记录的是摘要...

  • 战国策69-韩公叔有齐魏

    韩国公叔与太子争位。 太子得楚、秦相助,公叔有齐魏相助。 郑申为楚使韩,矫之以新城、阳人予太子。 楚王怒。郑申谋之...

  •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晋献公,晋是姬姓侯爵国,西周时封周成王弟叔虞于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复(又一次,第二次)...

  • 知道想夺取王位有哪五难吗? 譬如有贤才却无国内支持力量的响应

    当初,子比从晋国回楚国,韩宣子问叔向说:"子比能成功吗?"叔向答道:"不能成功。"宣子说:"楚国人和子比都厌恶楚王...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郑昭宋聋与郑崇履声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郑昭宋聋 【典源】《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访问)于齐,曰:‘无假道...

  • 为何郑庄公使郑国空前强大,却很有争议

    《春秋左传》记载,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武姜后来生下两个儿子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头后出来,让武姜...

  • 《左传》—“孝当先”

    开始看《左传》,每天一篇,看完自主回顾复述。 初年,郑武王娶申国姜氏为妻,后来,姜氏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

  • 【左传精读01】领导须经营自己的名声

    【材料】《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七宣公)申叔时说楚王复封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s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