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觉得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姻算得上幸福。
他瞻仰她,如高高在上的女神,就像他那句经典不朽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因一眼心动,于是穷追不舍,但是至始至终,她都未曾理解他。
都说女人是越被宠爱越可爱的生物,可是他们之间,终究还是安插着一个高青子。
与其说是沈从文在张兆和孕期出轨,不如说是一直被无视的压抑,找到了感情的另一个宣泄口。
他未必有多喜欢高青子,他只是在她的眼里看到了仰慕,看到了存在。
一个男人能放弃自尊心疯狂的去追一个女生,这是非常没底线的,门当户对总归是有道理的,门当户对更偏向精神,精神不同频,则生厌。再喜欢的人,在对方的嫌弃中,总会想要报复,想要宣泄,觉得忿忿不平。
关于他们的事,总是在各种文字资料中看到,也有人说过,沈从文从不是个专一的人。
谁知道呢。
关于他们,我的评价也是我的揣测。
我理解张兆和,因为我也有过辜负别人。其实与其说是辜负,不如说我是真的不喜欢。张兆和也曾那样说过。
那么当我说的时候,一定会被口诛笔伐,一定会有人说我不知好歹。
但是感动不是爱情,和一个深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从道德角度来讲,也是绑架,是精神凌迟别人。
所以没有爱上别人的能力,谁给你的权利来说一句,实在找不到就嫁个爱我的。
婚姻的势均力敌,对于一些人来说不重要,对于有些人来讲很重要,这种势均力敌倒未必是都怎么样优秀,最重要是彼此欣赏三观合。
你喜欢文学,他不喜欢不要紧,但是如果他不仅不喜欢,还觉得你发表的东西毫无营养,对你的坚持嗤之以鼻,那就是三观不合。
你喜欢公益,他不喜欢也不要紧。但是如果他不仅不喜欢,还觉得你捐钱捐物出力,是闲得没事干,这就是三观不合。
……
最好的婚姻,当然是彼此看彼此的眼睛里有星光,琴瑟和鸣,在一起能互相进步的,互为事业的助力。是知己,是朋友,是对手,是恋人,是亲人,这样的婚姻是上等。
中上的婚姻,当然是居于平淡,彼此尊重,在大方向保持一致,未必能成为彼此的助力,但是可以相濡以沫一生的,有平淡的小幸福,生活的小情调,积极向上的。
再次一点的,也是绝大多数的婚姻,能搭伙过日子,未必有多少爱情的成分,但是能成为一个小家庭,安心和这个人过一生,也会有牵挂,也会有付出,也会有喜怒哀乐,终归就这么过了一辈子。
我常常在想,那么多人歌颂爱情,那么多人将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说了又说,写了又写,大概是因为,这个年代太缺乏了。
你看。鲁迅和许广平之间有一个朱安,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有一个张幼仪,张学良和赵四之间,有一个于凤至。
当很多人开始称颂一段可歌可泣的恋情和婚姻时,背后的血泪也触目惊心。
爱情应该是彼此心动和谐且合拍的,婚姻总归要互相牺牲。
说牺牲这个词语似乎显得太过负面,那么就改成付出甘之如饴,守护多年如一。
相濡以沫真是很美好的词语,如果我们都不算计。
考试考得不好可以补考,婚姻选错了人,大概对人的一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何况,大多数人在领证的那刻从未想过放弃这个人,那些在宣誓台前的誓言,我相信那时那刻他们出自真心。
人的成熟真的是很重要的东西,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定位小家庭,如何与彼此的亲戚相处,有礼数,识人,并明白如何付出,如何经营,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我看过很多拿才华当事的人,其实伴随着你接触的人和事,随着阅历的提升,大多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渺小,都会发现那些我们本以为的才华,也不过是些生活本该掌握的小情调。跟婚姻毫无关系,跟婚姻之道关系也不大。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什么可骄傲。但你掌握总比不掌握好,有就有更多选择权。
真正会生活,且会经营婚姻的人哪,大概是习得人间烟火气,不再攀比那些既得的荣耀,也不再过分觉得自己拥有的多么与众不同的人吧。
毕竟多年之后,你我都要化为烟火,生而为人,无非是来这世间一遭,且看且笑且记录,渐行渐远渐无书。
常备薄酒一二,与君共话桑麻。
闲来赌书泼茶,不羡天上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