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过三十,也算看过了很多的风景,有了很多的经历。他们在我的记忆里,半念半想半遗忘。
怀念这个主题,是简友锦瑟她的专题的6月份主打。我说这个主题我可以写,也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孔夫子老人家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一下,认真的对待死亡,经常怀念先人,民风会越来越厚重。可见,怀念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大概率会怀念一些什么呢?
美好的童年,爱而不得的恋人,意义非凡的往事,真挚的情感等等吧。你会发现,它们形成了一幅幅的画面印刻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具体的细节或许早就随着时间流逝了,留下来的片段和画面,才是真正让人怀念的东西。另外,人是贪恋的,至少有两件事情很贪恋。第一,所有来到身边的美好希望能永存。第二,所有遗失的美好希望永远铭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生命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来来回回,即使是生命,也会在既定的时刻终结。所有的来到的,也会走。作为成年他人,我们应该做的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对于那些已经丢失的美好,半念半想半遗忘吧。
我会怀念什么呢?
怀念童年。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少。我要是不努力回忆,我都记不起来几件事。甚至我都在想,我父亲还记的多少他小时候的事,估计也是少的可怜吧。那为什么还要怀念它?因为我觉得任何人的童年都是苦乐参半下的成长。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很严格,特别是我爸,他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我小的时候,就是在挨揍,哭泣,害怕,逃离的情绪里成长的。到了我真的大学毕业以后,离开了家,我都有过一年半不回一次家的经历,不是工作忙,就是逃离。现在我也算学了一点点的心理学,也知道原生家庭的伤害,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怜的人。不仅仅是他养育了我和姐姐,还因为他的一生都在疗愈奶奶带给他的伤害,而且不自知。很多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模仿他父母亲教育他的方法。我爸也不例外,他小时候各种挨打,所以他教育我也是各种打。我比我爸幸福的地方在于:我爸十七岁奶奶爷爷都走了,而我今年33,他们都还挺健康。(我看到了自己的经历,我就会避免它在我儿子身上出现,我和我儿子相处很愉快)
这是童年的苦,乐在哪里呢?在那个物质还是相对匮乏的年代,小时候吃炖肉都是改善生活。好在我不缺陪伴。我有姐姐的陪伴。他比我大一岁半,不存在年纪差距,是一起长大的人儿。同样的,我挨揍的时候,姐姐也幸免不了。我还有上小学时候的同学,那种陪伴成长的情谊是最纯粹的快乐,这是初中、高中、大学都比不了的简单和纯洁。
我还怀念青春。青春是每个人鲜衣怒马时的轻狂。每每我遇到20出头年纪的小伙伴,我都是真诚的告诉他们:年轻真好。我自己其实都好奇,才30多数的年纪,哪来那么多的感慨呢?现在我想明白了,我那句“年轻真好”哪里是感慨,那明明是赤裸裸的怀念。
我怀念青春的试错成本低。这个年纪有机会就要去尝试,这个时候还没有车贷房贷,还没有老婆孩子,父母还能帮助,即使错了,也可以快速的回头。多好!我20多岁的时候,身边的哥哥姐姐告诉我,趁年轻多去闯,到了他们那个年纪(三四十岁),想闯也不敢了。当时还诟病人家,说人家胆小,现在到了自己,我也是个胆小鬼了。
我还怀念青春期的感情。如果时光倒流,我就得9.9层得人会选择回到青春期,太好的年纪了。这个年纪情窦初开,认识很多妙龄少女,两人感情好的,还能结婚,组建家庭。这是多幸福的事情呀。想想就心向往之。(这段不写自己经历,怕挨揍。)
我还怀念那个时候身材苗条,充满活力。现在的我是满肚子的肥肉,还缺乏锻炼。。。
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会怀念我的父母,怀念我儿子的成长,怀念我婚姻几十年的过往,怀念我为这个世界做了一些什么,直到我生命终结的那天。
然后有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一生呢?
答案是:盖棺而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