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冥想?
由于太多的谣言以及一些邪门歪道组织的误导,很多人对冥想有着各种各样的曲解甚至误解。在提到冥想时,自然产生了一种“我知道”,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抵触。
但只要你有一点点耐心,加上一些基本的搜索能力。就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关于冥想的科学论证:
《自然》杂志等权威学术平台的“冥想”主题论文,有几百篇,权威性科学性一目了然;
《自控力》一书,介绍冥想作为自控力的有效手段;
《睡眠革命》,将冥想作为睡前放松、缓解失眠的手段;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原则》作者雷·达里奥,不止一次的介绍自己冥想的收益体悟;
篮球巨星科比、商界传奇乔布斯、都有着冥想的习惯,每天都会练习……
冥想是一种大脑体操,可以有效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神经学家发现,如果你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自控力》
无关乎信仰和宗教,就是一种单纯的日常活动。有目的的去练习它,就可以改善生活,改善自己。因为有效,所以练习,这才是冥想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如何冥想?
1,最简单——呼吸冥想,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练习对于身体的
0,先定一个5分钟或者10分钟的闹钟;
1,坐下、闭上眼睛。可以盘腿坐在床上,也可以自然的坐在椅子上;
2,挺直你的脊背,双手自然放松。让呼吸更顺畅;
3,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吸入的空气、感受呼出的气息。如果觉得这个比较难,也可以把注意力焦点放在胸腔的起伏上。关键点在于集中注意力于一处;
4,如果发现走神了,就再调动回来。走神很正常,回来就是了。
2,进阶——正念冥想:
根本理念在于,每一种情绪都会伴随一种身体反应。而强大的身体,可以自愈伤口,也可以自愈消极的情绪。通过观察和感受,让情绪自然过渡。
也就是说,一种情绪在产生时,会伴随着身体某个部位特定反应的。比如,当你紧张的时候,你会感到嘴唇发干、有冒冷汗,甚至胃不舒服的情况。去分辨出这种身体反应,然后去观察、感受身体的反应,不加干扰。渐渐紧张情绪,就会消退。
还有一种正念方式叫做重建认知,就是在我们有消极情绪迹象的时候,就马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害怕自己做不好,告诉自己这是一种荣誉,自己能够做到;别人成为你的困扰时,告诉自己“将军赶路,不打小兔”;那些有名的名言,都是在这个时候起作用的。
三、持续半年的冥想体悟
2018年后半年,坚持冥想练习120多次。期间养成了阅读、写作、健身的习惯,实现了的目标。冥想的习惯给了我强大的推力,我会长期执拗的坚持。半年来的冥想,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1,不要为了冥想而冥想,想清楚目的很重要。冥想只是手段。
2,为了长期的坚持,最好养成习惯。固定时间点,缩小最低限度目标。比如我的目标,每天晚上会至少冥想5分钟。每天完成,养成习惯之后,坚持就简单了!
3,长期做的事情,值得你去花时间弄清楚,如何正确的做!
4,朋友圈打卡,可以有效提升完成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成长的必由之路。2019年,冥想仍然是我的好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