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推荐的,它是一本极富指导性和实用性的身心灵健康书籍。
作者马修•曼宁在书中记录了与妻子一起抗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自己从事康复治疗多年的经验,从心理、情感、治疗、康复等多方面协助爱妻勇敢战胜了癌症。
本书一共14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讲述陪伴妻子就医战胜癌症的过程,其余章节都是围绕身心健康各方面展开,既有关于免疫力与健康的基础知识,也有饮食和心理调节的具体方法指导,干货满满。
因为内容实在丰富,去年从图书馆借来看了一遍,看完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今年又借来一遍,细细读完第二遍,真的受益不浅。下面结合两次读书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对我影响较深的两个观点。
观点一:把康复过程看作人生的一场旅行
在几十年的人生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生病这件事。只不过疾病分很多种类型,有些只需休息几天就能恢复过来,有些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还有些更严重的则需要住院集中治疗一段时间或者长期服药定时复查。
作者马修•曼宁与妻子一起经历过癌症的挑战,他将康复看作是一场旅行,用独特的视角将这个漫长又煎熬的过程变得乐观起来。
书里描述到面对疾病的各种态度:一些人惊惶失措,迷失了方向;一些人非常愤怒,充满了忿恨;一些人听天由命;然而还有一些人充满了决心和希望。这些人想知道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我们都渴望了解别人生病的经历,因为我们都分享这共同的人生经历,从交换经历中传递积极的心态,这能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勇气。
作者在协助妻子治疗癌症时,他们也遇到许多令人怀疑的方法,选择治疗方案也历经艰难,幸运的是,经过七周的治疗和康复干预后,妻子的肿瘤得以消失,身体恢复了健康。
如果生病已成事实,不妨学作者那样把它当做人生的一场旅行,将它视为与身体深度交流的机会,去认识疾病、与疾病相处、甚至与疾病握手言和,用心感受身体短暂或漫长的康复过程。
观点一:受伤的情感比受伤的身体更为有害。
作者提到在东方医学中,对于身体、心理和心灵之间亲密联系的了解和尊重,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倘若忽视情感健康和精神健康,它们迟早会报复你的身体。
精神抑郁是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心脏病反过来又会加重抑郁的程度;焦虑会造成消化紊乱,皮肤代谢失调;自我中心主义可能会增加患中风和心脏病的可能性。扰乱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的,常是敌对、焦虑、日积月累的憎恨、内疚感、绝望等情绪。
这些情感作为一种难以描述的经历,它对我们有着长期的影响,以至孩提时代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让我们刻骨铭心。
但是,并不是只有那些最强烈的情感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印记,要知道,过去每一天情感剧变的余震都会影响我们今天的行动,甚至在默默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读完这些观点,我才深刻明白那句经典语录的含义:“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意识不到受伤情感的存在,但是那些过去的回声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正是我们对于情感伤害的忽略,所有很多抑郁症患者都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治,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们只是想多了,习惯性劝他们想开一点就好。
实际上,抑郁并不是矫情或者想多了这么简单,它甚至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治愈和康复。一方面是因为它不像身体的病症那样基本可以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很难获得与身体疾病患者同等的关怀和关注。
以上分享的观点和看法都只是冰山一角,推荐大家去看完整内容,想必都会受到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