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中的合作意识和和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中的合作意识和和合作能力

作者: 妲己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0:42 被阅读0次

          “一个小和尚天天挑水喝;来了一个高和尚,小和高,两人高高兴兴抬水喝;又来了个胖和尚,小、高、胖,哎呀呀~~~吵吵闹闹,三人没水喝-------”还记得吗?这是儿时动画片中的情节。什么原因让我如此的印象深刻?——其实很简单,故事生动、有趣地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却是有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合作究竟体现得如何呢?——不为乐观。而我在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孩子的自然行为就是:有的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有的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喜欢争抢玩具;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等等。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当今的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合作。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一代的主要潮流,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捧为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事事都顺心,所以到了幼儿园里,他们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存在,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合作意识,有些幼儿连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而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那些不会与同伴合作的孩子就会产生不快乐,有些还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一、树立榜样的作用

          首先是教师的榜样。教师在幼儿心目中一直有很高的威信,而且永远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日常生活中,我和班上的另一位老师配合默契,班级工作合作一致。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位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而另一位老师则主动帮着摆放材料;在制作教具时,都是合作的作品;班级的墙面、区域的布置有商有量,都充分体现出合作的痕迹-----教师间反复多次的合作,引来很多孩子也来帮忙摆放材料、画画剪剪等。无形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被激起,并开始逐步的萌发。 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教师要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当发现幼儿有合作行为时,老师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

    二、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求知的欲望。同样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例如;在有趣的绘本故事《别那么大的脾气》、《三只蝴蝶》、《蝴蝶风筝》、歌表演《蚂蚁搬豆》等中,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引导学习故事中的小朋友或小动物,明白“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感到快乐;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忙,才能成功”。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此外,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例如剥毛豆、整理屋子、亲子手工作品等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利用这些具体、活生生的实例,真切地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创造合作的机会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二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为了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我还特意提出了一些合作要求。图书角我要求幼儿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娃娃家要求幼儿能自由选择伙伴,学会分配角色,互相配合,进行游戏等。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游戏,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

          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大带小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们脱穿衣服、解扣钮扣;请小朋友们把心爱的玩具拿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四、教授合作的方法

        现在的幼儿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平时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习惯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例如,活动中有四个小朋友,只有三件玩具怎么办?许多小朋友同时去争演一个角色怎么办?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在美术活动中,我采用小组作画的方式,让幼儿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使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成一致,合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向幼儿布置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获得合作的方法、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会合作。

    五、引导体会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让幼儿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

        首先可展示幼儿的合作作品,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再者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合作成功后的快感,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此外对于那些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更是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指导,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不断日新月益,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由此看来,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对成人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开展幼儿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合作是两个以上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共同进行某一活动的行为。它是儿童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情商"(EQ)这个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并且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情商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因素,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要素,它主要包括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五方面内容。这些因素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更加看重学前期这一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萌芽期,因为幼儿在这一段时期内的经历和体验,将较大程度地影响其一生。例如: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对人格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被同伴排斥的儿童更易在后期出现退缩、孤僻、压抑等心理障碍,以及退学、逃学甚至犯罪等行为。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必然会为其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幼儿每一个个体都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控制,使那些任性、好强、固执等不利于合作的行为作出退让,才可能达到使合作各方协调一致、产生良好的合作效果的目的。这是合作教育对幼儿个体提出的主要要求。从身体发育情况看,三岁以后的幼儿大脑发育逐步成熟,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动作日趋协调,并具有了初步的独立活动的能力。而从心理发展的特点看,三岁以后的幼儿随着神经联系的加强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展开,内部抑制机能发展加快,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平衡,从而使儿童的神经过程集中,各种心理活动进一步协调发展,并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些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使得对学前期幼儿开展合作教育具备了基础。再从学前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看,三岁以后的幼儿自主意识有了较大发展。而随着自主意识的发展,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情感需求也不断发展,社会情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并逐步不满足于自我。同时,三岁以后的幼儿与社会交往的内容和范围也日益扩大,并具有了初步的社会合作行为等。这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幼儿就能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体验到合作的愉悦,从而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较好发展。

    七、自主合作、兴趣盎然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幼儿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因此,诱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探讨问题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机会,我们只以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我在新生小班时,发现争抢玩具的问题很严重,还不断的向我告状,“老师,他抢我玩具”,“他这么多玩具我一个都没有”……,听了之后,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为什么你要拿这么多玩具”,他回答“我要搭一间大房子”,“那你和伙伴一起搭个更大的房子,不是更好吗?”于是他们会商量玩具怎么去分配,去完成一个伟大的杰作,我会对他们说“你们真棒”。有时候,幼儿会因为某件事情扭打起来,我会先把他们分开,让他们自己说出打架的理由,要他们认识到打架是不好的行为,解决矛盾除了打架还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互相交流沟通,一会的功夫他们又一起玩耍了。一段时间下来,小朋友们遇到问题时,争吵和告状的现象大大减少,会主动的协商交流。我们不应怕孩子与同伴不能合作,怕孩子在与同伴的玩耍活动中受到伤害或欺负就限制他们的自由,相反,我们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学习解决矛盾,让双方达成共识,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教师可引导孩子讨论:“和别人在一起时,怎样做是大家喜欢的?怎样做是大家不喜欢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内容,以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

    八、在交往中合作

        比如孩子们都喜欢玩“网小鱼”的游戏,这就需要每一个幼儿都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扮演小鱼,却不愿意拉圈做网,我便让孩子们换位,试一试别人不合作时,自己如何游戏,通过事实教育让孩子懂得,游戏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大家的合作。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安排创造合作的机会,把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再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学生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兴趣盎然,这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容纳型人格。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九、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合作技巧

          首先要学会用语言交流。每天在班上都会请值日生为大家讲故事、说儿歌,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还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让幼儿学习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这样的交流会让他们在交往时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好的合作。现在的独生子女,当遇到困难或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大多以哭声或打架来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害怕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引发安全事故,于是就用许多的规则约束孩子,减少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让幼儿学习用语言交流,不仅使孩子能与他人更好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在每周五,我会请幼儿自己带玩具来园,和同伴一起玩、交换玩,出现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另外我还经常引导幼儿参加团队合作的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孩子们要两两合作,合穿一件大人的衣服,去运东西,看哪组运的多,运的快,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只顾自己速度快,结果摔倒了,我就让其他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们会摔倒,“他们没有合作好”“速度不一致”……活动后让大家来说说活动的体会,他们都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

    十、环境上营造合作氛围

        环境能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发挥出教育功能。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开设了音乐区、表演区、小医院、图书区等活动角区,并及时更换角区材料,充分为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比如:在音乐区,可选择热闹的“音乐伴舞”场面:小动物为小朋友敲鼓,打锣;小朋友们则在有节奏地音乐声中唱歌跳舞,合作的非常快活!这样的环境使幼儿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们相互协商,有的当小乐手,有的当小舞蹈演员,有的当歌星,在有伴奏有歌曲有舞蹈的快乐氛围中,融入了他们相互合作的眼神与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十一、与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老一辈人一般都很疼爱孩子,孩子的要求都一定满足,孩子和他们相处久了,自然会变得自私任性,而且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很少过问太多孩子的问题,只要孩子需要,也尽量满足孩子,在这个家庭中,孩子就是中心,一切都要服从他。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一下子换了新环境,很多孩子都不适应,也出现了刚刚上面提到的问题,怎么样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合作、分享、竞赛等活动,家长们在有意识地参与组织、指导、分析过程中,增强“我也是教育者”的意识,了解当今幼儿教育以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幼儿全面发展要求,同时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获得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活动中中可以发现,孩子在社会中的个性表现,在家长交流中获得家教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工作。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我们今天的孩子将是未来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在合作中与不合作的伙伴增进友谊,相互了解。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努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是我们幼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幼儿社会交往中的合作意识和和合作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f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