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中年:成熟的状态,年轻的心态

最好的中年:成熟的状态,年轻的心态

作者: 新青年文斋 | 来源:发表于2021-11-25 07:32 被阅读0次

下篇文章:职场新人重要的三件事:快速上手、学几项本事、拥抱改变

上篇文章:成熟的人的外在表现:办得成事情,Hold得住场面,管得住自己

我见过暮气沉沉的年轻人,他们未老先衰;我羡慕精神矍铄的长者,他们老当益壮、老而弥坚;我再看吾辈中年,有人已显老态,有人却依然青春,差别无它,全在乎心态。心态年轻,人就不会老。

最好的中年,就是保持成熟的状态,并拥有年轻的心态。具体来说,就是要跳出舒适区、成为年轻人的益友、不要封闭自己。

01 跳出舒适区

舒适区之所以“舒适”,是因为稳定;是因为在那里面,你说了算,你熟悉,或者你能把控。《人间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

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有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你就落伍了。

在舒适区待得久了,人就不想折腾了,容易产生惰性,慢慢失去斗志,继而逐渐丧失竞争力。人生还是要“折腾”,不“折腾”就不知道还会有怎样的出路,不“折腾”就会越来越被动。毕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挑战自我。

我的一位至亲,在去年逆势创业,让我万分佩服。他上班的收入非常高,但有了现在这个创业机会,他觉得不错,于是义无反顾,全情投入。他说,我都快50岁了,在这个年纪,再不博它一搏,今后,这辈子,恐怕就很难有机会了。

我的一位前领导,对现状不满意,还希望争取更好的收入、更高的职位和更为光明的未来,他毅然决然,在2017年6月,从副总的位置上裸辞。再见到他是在当年11月份的展会上。他已经是行业巨擘旗下一家子公司的总经理,入职已经三个多月。

还有以前的一位同事,在职业生涯的顶峰,突然转行去做咨询顾问,从事运营管理的相关咨询工作。虽说如今发展得不是风声水起,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最满意的工作,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说。

中年,才只是人生的开始,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开发自我、拓展自我的绝佳年龄。

虽说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不得自由;工作中,领导不下、下属要上,让你压力山大。但你有成熟的思想、不错的收入、一定的积蓄,你是有能力跳出舒适区、作出新尝试的。只有敢于尝试,才有可能保有创造力,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自作多情了--谁会关心你?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说——

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试错的成本并不高,错过的成本更高!

要想有长进,一定先要勇敢的从舒适区中跳出来,寻找生命中的增量。给自己一点压力吧,有压力才有动力。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如三个月减肥5公斤,发展一份副业(日后可能成为主业?),学一种乐器,学会做菜,一周读一本文学名著等等,花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它。不断尝试新事物,保持斗志,不要活得太过安逸,不要让自己过早的成为一个废人。让自己不断成长,使认知能力逐渐升级。明察身处的环境,洞见遥不可知的未来。

02成为年轻人的益友

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段,和有朝气的年轻人在一起,你的心态自然就会年轻。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们不得不放下“家长的权威”了。因为家长的说教,一定是没有效力的,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父母们都需要调整自己,试着和孩子交朋友,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自己理解和了解他们的内心,想办法融入他们的生活,力求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更好的协助孩子长大。家庭以外,和年轻人做朋友,紧跟年轻人的节奏,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他们引领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年轻人世界里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目的是为了和年轻人有话题可以谈,有了话题,就可以了解年轻人的内心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从而和年轻人交朋友。年轻人不是和你有代沟的人,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和所处的时代,来考虑年轻人的感受。

不要寄望因为你年龄大,你说的就是正确的,年轻人就要听你的。年龄大,可能就是一个思想顽固的老家伙而已。做年轻人的益友,倒逼自己学习,获取知识。知识陈旧是必然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你辛辛苦苦获得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新的知识所迭代。那就学点什么吧,管它是什么呢。只要你努力、人届中年还在努力,你的那股劲头实惠感染年轻人的,他们会主动和你做朋友的。

让年轻人主导话题。偶尔展现自己对新事物的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年轻人意识到你并不落伍;让他们更愿意和你交流,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聚集在你的周围。做年轻人的益友,让自己更为谦恭,多和年轻人交流,承认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够,感悟时代的变迁。以探讨的方式和年轻人聊天,不懂就问,年轻人会很乐意地帮你。你放下了身段,不再自以为是,你会深受年轻人欢迎。

03不要封闭自己

年过四十,我自己的体会是:活动的圈子越来越小、存在感不再那么重要了。不再发朋友圈、不再点赞朋友圈。聚会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同事间的私人交往能免就免了吧。心中的话,渐渐找不到朋友可以诉说了,就算有朋友愿意听,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卵用。

圈子越来越小,结交朋友不再容易,这是中年人的窘境,也是自我封闭的必然结果;不愿意和人交流,越来越沉默,烟瘾越来越大,开始与酒精作伴,这些是越来越封闭的表现。自我封闭久了,就会表现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唉声叹气,老气横秋,满满的负能量,谁也不想搭理,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搭理他。如此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失去与人沟通的可能。很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不和父母交流,觉得他们固执己见、观念陈旧、口风不严、说话不中听等。孩子是对的。

要改变逐渐自我封闭的状态,就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做的是打开你的心扉,敞开天窗说亮话。交流时,尽可能不要简单的评判对错,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权衡,从对方的角度看看问题。交流时,注意倾听,不去打断对方,满足对方的表达和倾诉欲望。交流时,大脑高速运转,试着理解和了解对方的观点。不认可对方的观点,但需要尊重对方的表达权力。不随便的反对,不轻易的否定,在没有调查取证、独立思考之前,谨慎作出判断。不要挡“言”路。对方要说,就让对方尽情的说,不要试图让对方不表达。试着打开自己的胸怀,接纳和容忍新的观念、新的朋友,让自己的圈子一点点的扩大。结识新朋友的同时,不要忘了为数不多的几位老朋友,经常用电话和语音联系,听到声音,比只是干巴巴的文字交流要好很多。

如果中年人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富有正能量,乐于沟通,乐于助人,定能吸引更多的正能量,形成正循环。相反,如果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自我封闭,只会变成一个无人理睬的老顽固。


下篇文章:职场新人重要的三件事:快速上手、学几项本事、拥抱改变

上篇文章:成熟的人的外在表现:办得成事情,Hold得住场面,管得住自己


我的精品原创内容

不行动就注定一事无成

给应聘者的三点建议

埋头傻干不是“傻”,恰恰是最顶级的“聪明”

该让员工离开的时候,就要快刀斩乱麻

让我顿悟的三句话

三种上司不值得跟

话有三不说

升职最快的人,为什么是他?

忍住不说三种话,瞬间你就变优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中年:成熟的状态,年轻的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hn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