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活法》书中原文:
稻盛和夫强调做事要踏实认真,同时也非常重视改进与创新,他在《活法》中说:“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以打扫卫生为例,每天琢磨改进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起保洁公司,当上老板,承接大楼清洁工作,而不肯动脑筋,只求完成任务的人,只能永远当清扫工,天天扫地。”
联系个人体验:
为了证明“不走老路,是走近成功的秘诀。”书中举了3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旅店的一些物品总是被住宿的客人顺手牵羊带走,一直没有有效对策,等查完房再放客人走时间太长又会引起客人抱怨。
对这个情况,年轻主管提出:“既然客人喜欢,就让他们带走好了,只是要在每个物品上标注上价格,如果客人喜欢,就到柜台登记购买。”
这个办法不仅有效解决了物品丢失问题,这家旅馆突然就多了很多美仑美奂的可供客人挑选和购买的小物品,给客人的印象好极了,这家旅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第二个例子是最初的香奈尔公司并没有什么名气,销售部的员工突发奇想,在巴黎《日日新闻》上面刊登一个广告:“精选十位丑女,在巴黎大舞台与诸君见面。”
一时间成为了奇闻,吸引了很多人去观看,表演开始,丑女鱼贯而出,果然是奇丑无比,大家都感慨怎么会有这么丑的女人。
这时候,这些丑女又进去化完妆出来,在灯光下面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观众无不叹服化妆品的效果,香奈儿也一战成名,名扬天下。
第三个例子是日本东芝电气积压了大量电扇卖不出去,一个底层员工提议把电扇改为浅色,改变了日本电扇全是黑色面孔的现状,一时间市场掀起了抢购热潮,几十万台电扇在几个月内一抢而空,有效解决了电扇滞销的问题。
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想起一直比较欣赏的公司里面的一个生产班组长最近跳槽走了。
44岁的他被南京一家新能源电池上市公司挖去做了生产经理,年薪给了三十来万,一下比现在涨了近两倍。去年他还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了公司优秀员工,获得了一万元的个人奖金。
在公司像他这样的班组长很多,为什么就他能够脱颖而出呢?
原因在于他善于创新,他只管理了很小的一条分装生产线,一年却做出了几十条优化改进工作,围绕安全、成本、质量和节能减排等大作文章,让自己管辖的区域焕然一新。
有个工位的机器人是只用于照相防错的,他提出把机器人改为照相防错和吸尘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零件的装配质量,也提升了机器人的利用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
公司用于清洗零件的清洗液洗完零件就排放走了,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费用,还浪费水资源,他提出了改造管路,让水过滤等处理后循环使用,每年能减少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费用几百万元。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细节到了看到某个零件来料很脏,自己去废旧生产线淘来一个报废的自动上料装置改造成了一个带传感器探测的自动上料机,让物料震动的过程中把杂质全部震动下来过滤掉了,解决了需要人工筛选检查费时费力的问题。
他经常谦虚地对我说:“*工,我不像你那么有文凭,你工作能力强,文凭也高,还很有才华,去哪里都抢着有人要啊。”
他虽然只有大专学历,也是因为这点,在讲究学历的大公司迟迟没有被升上去,但是论创新能力,很多时候,我都得叫他一声老师,十分佩服他对工作的钻研程度和激情,脑子里源源不断地冒出来金点子。
如今,他离职了,我觉得是公司的一大损失,如果是我开的公司,这样的人才我是不会只看他学历的,而是会拼命地把他留下来。
这样的人多了,公司想不发展都很难,把他挖去的公司真的是太慧眼识英才,也太幸运了。
有时候,我认为那些因为文凭和年龄等因素而放弃一些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员工的公司真的是没法评价,也有可能人才太多了,不知道珍惜吧。
采取措施:
做一个肯动脑筋的人,不走寻常路和老路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