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71564/c3f79755c3a81d4d.jpg)
爱,是生活中百谈不厌的话题,有些人因为爱而迷茫,有些人在爱中痛苦,而有些人因为爱而幸福。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因爱而痛苦时,我们常常将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都是别人的问题,殊不知,其中真正的原因在我们爱的能力不足。
《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的作者赵永久是我国资深的情感教练,专门从事婚恋心理的研究。作者认为,人们经营亲密关系需要这五种能力,修炼好这五种能力你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能力一:情绪管理。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爱别人。
这里说的是情绪管理,而不是情绪控制,控制情绪只是在压抑自己,虽然将自己的怒火暂时压下去了,但情绪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忍”。但情绪管理的目标是让自己少起或者不起情绪。
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讲述了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之间的一段趣事。有一天苏东坡灵感来了,写了一首五言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指的是利、哀、毁、誉、称、讥、苦、乐,苏东坡自以为自己修行了得,遇到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情绪都不会受影响。他非常得意地让派书僮将这首诗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回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一看,顿时怒火中烧,随即去找佛印禅师兴师问罪。到了那里,却见禅堂紧闭,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一个“屁”字就激怒了修行颇深的苏东坡,看来管理情绪真的不是一件易事,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如何练习?
首先,觉察情绪。一个人有情绪往往首先伴随的是自己身体的一些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等,通过身体的反应觉察自己有情绪了。
其次,挖掘情绪背后的心理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因为前面两者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即情绪。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问题不在代表事件的A, 而是B,也就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解释。明白了这一点,当觉察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去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再次,放下对和错。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怎么讲爱呢?我们还需要其他的能力。
能力二:述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去连接对方内心的柔软。
当别人攻击你的时候,你会用哪种方式回应?反击?自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述情。怎么做?两个基本功。
基本功一:分清是不是事实。就是说话要客观,说出来的话都是事实。
基本功二:准确描述感受。
早上去厨房,看到昨晚老公切好西瓜没有清理菜板,西瓜汁到处都是,当时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按照以前的表达方式,我一定会说:“你切好西瓜为什么不整理菜板?你总是这样,做事情不知道收尾!”
学习了述情之后,我跟他说:“老公,我早上看到昨晚的菜板没有洗,西瓜汁都在上面,我感觉有些不舒服,好像又多出来了一件事,以后切好西瓜把菜板及时清洗一下,可以吗?”表达感受之后,我同时表达了自己的需求。
有了情绪不是压抑情绪,也不是发泄情绪。而是正确表达情绪,这才是述情。
能力三:共情。很多人都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而不知道对方需要的是共情。
什么是共情。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那一年我参加会计师考试,三门课,结果两门通过,其中一门考了59分,一分之差,意味着我还要再战一年。我当时内心那个崩溃啊!我打电话给我的一个朋友倾诉,朋友这样安慰我:“没事,不要难过。难过也没有用,明年再考就是了!”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听了我的诉说之后,她是这样说的:“哎,这也太难受了,努力了那么久,就相差这一分,谁受得了啊!要是我,我都要哭了!”
当我听完第一个朋友的安慰之后,我没有再说什么,感受没有被认可,我觉得自己有些矫情。而第二个朋友的安慰让我找到了知己,我按耐不住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吐槽完了,心情自然也就好多了。
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原因,理解和认可别人的情绪。共情就是让对方知道你很理解他的感受。
共情有四个步骤:
一、接受。当一个人有了情绪后,去接受这个人有情绪这个事实,并且开始关注这个人经历了什么。
二、了解。在接受并关注了对方的情绪后,接下去就是要了解他内在的感受和发生的事情。
三、表达。这是整个共情的步骤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表达什么?表达引起他情绪的心理活动,就是说出他的心里话。就像我考试不及格这件事,我就是觉得“我努力了结果差了一分,我明年还要再考”,是这个原因让我难受。当对方也这样说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被理解被认可了,心里也就舒服了。
人,有时候不需要多少道理,更多的是需要理解,需要认可。
四、启发。做到前面三步,共情基本就完成了,被看见,被关注、被理解,述说的需求也被满足,一般对方心情都会变好。但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引导对方去思考,接下去该怎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对方将注意力从情绪中走出来,引导对方去关注未来,关注解决方案。
能力四:允许。尊重差异,允许成长。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关于“关系”的线下训练营,那个时候我与婆婆的关系并不好,可以说我都没有正眼看过我的婆婆。导师让我找一个搭档扮演我的婆婆,灯光变暗,音乐渐起,“婆婆”蹲在地上,在导师缓缓的引导声中,我仿佛搭乘时光机穿越到了婆婆的童年,我“看到了”她的童年、少年、青年,然后是结婚后。慢慢地,我终于明白,她之所以成为她,是由她的原生家庭、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各种原因决定的,那一刻,我理解了她的不容易,放下了对她的偏见。从那以后,对她的很多行为我不再抱怨,而是接受。
什么是允许?我想这就是允许。允许,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理解、包容和接纳。对于很多不如自己意的事情,能够包容和接纳,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爱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样的道理,你的想法和行为习惯也不总是对的,所以,我们要允许对方按照他本来的样子去生活。
能力五:影响。生命影响生命。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句话叫“身教重于言教”,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对方的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对方。影响不是改变,却有改变的结果。那么如何影响呢?
首先,影响的前提是允许,就是允许对方暂时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让他慢慢发生变化。
看过《父母爱情》,海军军官江德福出生农村,过的是贫苦人家的生活,而安杰则是妥妥的大家闺秀,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为人处世,两个人都有着天壤之别。江德福是很不讲卫生的,婚前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在安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江德福竟成了“四洗丈夫”,最令人诧异的是,以前不喜欢读各种名著的江德福,居然开始读《红楼梦》,穿真丝睡袍,吃西餐。这就是影响。
其次:强化。及时奖励对方做得好的地方。人,都希望被看见,被认可。当对方有了一点点改变,我们要看见,然后及时肯定,这就是对他最好的鼓励。也许表面上他会装得毫不在意,但心里一定很开心,毕竟,谁都喜欢被肯定。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需要学习的,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或者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修炼好这五种能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