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大叔 清江风情 8月1日
图谱编号:ESB_TP_50_hb7002
直径:36.5mm
厚度:1.5mm
重量:12.8g
铸造地:湖北恩施
材质:黄铜
存世量:~甚少
评级:~七级
参考价:~
藏品图样:


图样来源:
湖北恩施·恩施市·李大叔藏泉
基本特征:
正面:大字“軍政府造”纪铭,短横短挑竖上出头正、折起笔撇文政;中心散点花,花形较小,花瓣点状,琐碎散点花;纪地“湖北銅幣”上下左右分列,折起笔撇挑金、左上开口短竖同銅,折起笔竖撇、无勾巾幣;小圆点珠圈较均匀;中空四点边星;纪值“當制錢五十文”,折起笔点文;短内齿不全。
背面:“中華民國七年”,大字纪年,折笔勾民,七字折笔无勾;曲水圆廿右位移、圆口左斜土漢;中圈椭圆;底线不规则;十八圆圈大小排列较均匀;中空四点三边花; 短内齿不全。边齿,无。
细节特点:

相关知识:
铜元又叫铜仙、铜板、铜毫、铜角子等,尺寸大小不等,随面值变化,是用紫铜(红铜)或黄铜铸造的圆形硬币,一些品种有少量白铜样币存世,是中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经济、金融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铜元上接清朝晚期的方孔制钱,但中间无孔,完全用现代机器冲压生产,外形主要受19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发行的“香港一仙”的较多影响。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铜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翻砂熔铸法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冲压生产的新阶段。
中国铜元产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年。一般即以这一年为中国铜元的诞生日,虽然香港地区制造铜元始于1863年,但早期香港铜元是以英王国为主体发行的香港地区辅币,不属于晚清铜元体系的一种。
致敬藏友:
借您的图片一用,不为广告牟利,实为编辑图谱搜集资料所求,望得到您的支持和谅解。
若有本图藏品更详尽的历史背景、版式研究、收藏轶闻趣事等资料,望不吝赐教。
所有引用当在图谱中说明,再次感谢 !
《恩施版铜元图谱》即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