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学期忙绿的工作,迎来了寒假生活。我急匆匆将好友赠送的梭罗的《瓦尔登湖》装进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感受南方风土人情之余,更多的时间我还是喜欢嗅一嗅书本里油墨的香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5038327/348159d7144d1773.jpg)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湖泊,能洗净自己心灵的湖泊,一个能让自己变得平静、自在、坦然、舒适的湖泊。可是茫茫人海中,到底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像梭罗一样回归本真,摒弃所有世俗的眼光,只求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果人人少一些贪婪和索取,心中多有几片梭罗笔下的瓦尔登,那人类社会便会安静平和许多。这是我读后的真实感受。
就人类来说,最大的必需品就是能供给生命热量的衣食。过一种简朴,独立,豁达大度与富有信心的生活,用梭罗的话来说这才是更富有的人。他用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事实告诉我们,曾经坚持的物质要求是枷锁,是对自由的放逐和对生命的浪费。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他主张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些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需求;而不是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适当降低物质生活的标准或追求,让心灵生活更富足。我觉得要真正做到梭罗这样是很难得,甚至在现在是难以实现的,但这种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从此可见梭罗的智慧与老子的哲学有惊人的相似。他们都认为一切都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做违反自然法则的事, 契合自然、心纳万物。人的物质生活应该降到最低,自给自足,但精神生活一定要崇高,要有诗意,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清静、恬淡、寂寞、无为。
而在现实中的人们,他们几乎被生活的重担压垮、闷死、爬行在人生之路上。人人都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一直以来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生活完全成为了物质的、世故的,人们不敢也不愿去体验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而梭罗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湖畔,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开启了他的人生新旅程。他向世人揭示了回归自然后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的享受人生。尽管我们不能放弃一切去寻找梭罗所追寻的“最简单的生活”,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尽量去寻找最本真的东西,去寻找真正的“心灵故乡”。人生匆忙而过,有谁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也许梭罗读懂了,他远离喧哗,探索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学会摒弃复杂,学会简单,在最平平凡的生活中找寻新奇,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渐成长。
梭罗竭力描述了瓦尔登湖不同于世俗的美丽,歌颂那一种与世隔绝的安宁。他试图让大家相信,瓦尔登湖正是他想要的宁静和温暖。然而,我作为一个读者,却明显地感觉到文字背面的另一种真实,那就是:他的心灵并没有真正安放在这片深邃的蓝色里。这儿不是他的家,而是一个躲风避雨的凉亭。瓦尔登湖的水融化了洁白的雪花和金色的阳光,却并没有化开这颗对现实世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的心。文中,我又隐隐约约嗅到了文人的清高与脱俗。
作为一名历经沧桑的中年人,我掩卷沉思:如果一个人能寻找并守住自己心底那片宁静的“瓦尔登”,何尝不是人生幸事!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https://img.haomeiwen.com/i5038327/b8db5f2513ce0f31.jpg)
一茶、一书、一段小时光,消磨半日,偷闲半日,这也是属于自己的清欢。
2024年2月于雅居乐三江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