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发现我们这里的孩子整体的阅读状态是下降趋势的。十年前当你问班里的七年级新生读过那些书时,他们会滔滔不绝的说好多,近两年在问时,几乎减半,就连《西游记》知道的同学都少了许多,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落伍了,还是现在还行读的和我们认为的书籍不一样了,还是网络化、碎片化导致孩子不再认真读书了?我一直在思考也在试图寻找调动孩子们爱上读书的方法。刚毕业的这一届孩子,我是一手带出去的,感到欣慰的是,这三年里,每个班里至少有那么十几个孩子一直喜欢阅读,并且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书、做笔记。读书会上抢着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去推荐自己喜欢的书。除了课本必读书目,我会把自己读后不错的书分享给他们:《心的力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摆渡人》《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追风筝的人》,还有大冰的书等等,读过后与他们交流,课堂上学生有他们的视角和眼光,好多同学分享课后还问老师下一次,我们时候分享呢?他们对这样的课充满了期待。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我会给他们一周时间,从简单的成语故事讲起,课前五分钟演讲分享是我坚持了三年的做法,从最初的成语到毕业前的时政点评,学生们开拓了眼界,从他人身上看到了更多的精彩,也践行着自己阅读。读书就是一场破冰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家校共育是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做的。特别是我们所处的地区,留守儿童占比70%,很可怕的数字。我们的家长很多的在外打工,他们要解决家里的开支,所以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好多家庭是爷爷奶奶带,或者母亲带,父亲教育严重缺位。面对这样的境遇,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虽然近几年我没带班主任,但是对于孩子的问题,我看在眼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的问题最终都会落在家庭上。几年毕业前一个月一个男孩—阿国(化名),不来上学了,询问后才知道,父母早早离异,孩子一个人照顾着自己,爸爸结婚又再婚,在上海一直没回来,孩子根本无心读书,所以一个月也等不了了。类似的情况一个班里有好几个,入校的人数到毕业全校会少二三十个。所以今年我报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一方面想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想系统的学习知识,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