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成长励志
死亡不过是一个人的消失,一群人的哀悼

死亡不过是一个人的消失,一群人的哀悼

作者: 磕ZXZ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4:14 被阅读5次

世事无常,生命更是如此。前一秒的存在,后一秒消亡,原来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自己的啼哭开始,别人的痛哭结束。

邻居家的男人走了,孩子也走了。

从我八九岁懂事起,邻居一家给我的印象就是幸福一家人,年迈的父母,成家立业的儿子,两个亭亭玉立的女儿,每次路过他家门口,都能感受他们一家人的温馨生活。

十几年过去了,你不能想象以前充满生气的屋子,现在人走茶凉,落寞荒凉。

小时候也曾是个小屁孩,没事就跑到邻居家去玩,自从邻居家添了位小婴儿,就更能感觉那种家的感觉了,那是我也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所以经常对襁褓里的婴儿格外好奇,经常逗他笑,和他玩。

小学结束后,就开始了住校的初中生活,对隔壁的印象,也就慢慢变淡了,只能偶尔放假回家,偶尔瞟到邻居家,有时偶心里也会想小婴儿都这么大了,长得好快啊。

初中后高中也就开始了,在市里封闭式学校学习,回家的机会也就更少了,对邻居家的情况,只能偶尔从父母的嘴里听到,有一次父母谈到他家,我随口问了下,原来邻居家现在生活越来越辛苦了,首先两个女儿嫁人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然后就是儿媳妇离家出走,丢下七八岁的儿子,问原因,父母给的解释,归结起来应该是家暴。

高中毕业,大学选了南方一所学校,所以回家的次数变成了从以前一个月一次,到现在的一年一次或两次。都说大学是一只脚迈入了社会,是啊,越长大越懂得年少的珍贵。

上大学后有一次回家,看到邻居家门口有个小孩坐在轮椅上,好像是在屋里呆久了,被人推出来透透气,虽然心里早已猜到是谁,但是我不敢直视那双眼睛,我怕自己难过,也怕刺伤那幼小的心灵,立马假装拐弯回家。

可能独自外面呆久了,越懂得了人情冷暖,感慨随之也会增多。晚饭的时候,我假装唠家常,毕竟常年不在家,就扯出今天看到的情景,虽然我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但是内心还是渴望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从父母口中得知,原来邻居家儿媳离家出走后,就剩下了几岁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爸爸也是在外工作,突然有一天孩子被检查出患病,将来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这种病医生给的结论是活不过一定年龄。我不能想象今天看到的孩子,是自己小的时候经常逗他玩的小宝贝,他还小,还没好好享受父母的陪伴,上学的乐趣,成家立业的成人礼。就这样自由被剥夺了,被束缚在了轮椅上,活动范围不过方圆几米。

再一次的回家,遇到的却是邻居家的丧礼,父亲也去邻居家帮忙了,我问母亲谁过世了,母亲告诉我是孩子的父亲。一个比我父亲小一轮的男人,大概也就三十六七的样子,就这样走了,上一次见他还是在我家和父亲几人打牌,不曾想是最后一次的见面。

大学毕业后在家,母亲告诉我轮椅上的孩子也走了,当时只是静静的嗯了一声,内心不知道该是替这孩子惋惜,还是替他高兴,走了可能也是一种解脱,但是年纪轻轻就走了,生命还未完整,就这样如空气一般被吹散了。现在邻居家剩下的只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白发送黑发人的痛苦,但是接连儿子和孙子的过世,对两位老人的打击也是不能想象的。但愿老天爷可以好好对待这两位老人,让他们不再遭受磨难。

从前一家的其乐融融变成了现在的两位白发老人的生活。你不能预料未来,但是可以把握现在,珍惜眼前人。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相关文章

  • 死亡不过是一个人的消失,一群人的哀悼

    世事无常,生命更是如此。前一秒的存在,后一秒消亡,原来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自己的啼哭开始,别人的痛哭结束。 邻居...

  • 死亡

    不习惯死亡。因为不懂。多年以前,当我看见那些关于死亡的新闻,会有好奇。一个伟 大的灵魂走了,会引起一群人的哀悼和吊...

  • 大学教育的亡灵

    默哀 ‌ —— 哀悼死亡的教育 ‌ —— 关于“学生轮番讲课...

  • 哀悼死亡(十三)

    老牛日记(十三) 作为皇帝,自然要管理事物,那里哪个族遭到杀害,都传到中部我这里。 而后我们将进行哀悼,所以,自然...

  • 悲痛中的虚伪

    人们遇到伤心事 心情非常痛苦 其实 他们在悲痛中 有各种各样的虚伪 其中一种是哀悼与我们亲近的一个人的死亡 哀悼 ...

  • 哀悼珠宝 | 死亡的时尚艺术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

  • 所谓朋友聚会

    所谓朋友聚会不过是: 一群人各自玩手机; 一群人讨论家底; 一个人冷眼旁观。

  • 明代死亡之后:遗民们的哀悼

    在《石涛》一书中,抛去一系列关于消费,市场和意识形态上的研究。西方学者乔讯对对于中国遗民现象的解读十分有趣,而这种...

  • 读书 | 孩子与死亡:必要的哀悼

    文:胡蝶,全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分享心理和教育领域的读书、观影、育儿等原创文章。欢迎...

  • 冬天,消失的木板车

    那年的冬天没有雪,我坐在枯死的山岗,哀悼死亡的过去,哀悼被偷走的阳光。我把刚做好的木板车,还有写给木棱的文字,当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不过是一个人的消失,一群人的哀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jz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