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自己看书的时候越来越不能专心,反而很关注自己的读书速度;每天必须刷一遍微信公众号,看看有什么文章能帮助自己快速摆脱困境;以前能够心无旁骛的走神瞎想,现在都被一种莫名的急迫感控制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焦虑。
为了缓解内心的危机感,我决定学习一个技术。
问题一:为什么会感到焦虑?
考虑良久,我认为自己是因为信心不足,能力不够,以至于无法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危机。
当我打开学习网站的时候,很羡慕秋叶,想在很短的时间里练成PPT大神;看到有人说读书时对自己的长期投资,又把目光放在看书找书上面,囤了一堆书;看到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有辗转开始看心理学的公开课,一时间好不热闹。
等到一个学期之后,我发现自己依旧什么都不会。PPT学了两三集,看书只在追求速度,公开课只看过一两次便放弃了。
那种焦虑让我更加不安,坚持不下去,我只是觉得自己对他们没有兴趣,一定要找到那个兴趣点,自己的激情才有发挥的余地。然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寻找,无一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无所获。
我更加认定,没有比自己更糟糕的人了。倘若自己的心有些安分,找一个养活自己的工作也是可以的,可是偏偏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的太多自己又拿不到,只能自作自受。
如果换一种方式来问,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问题二: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焦虑
答案很简单,学习一个技术,从现在开始。
开始的时候,我在看一个市场营销的视频,然后每天把讲师的话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整理成文件。十七集的视频整理完,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我从一个打字奇慢无比的小白变成了基本上可以盲打的打字员。
虽然这点进步不算什么,但是自己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我找到的学习视频,也能安安静静的看完,然后做笔记出来。
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尽管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差不多。不同的是,一个是专注于焦虑本身,另一个是走出焦虑。
保持专注是一件好事,但在我们提出问题,确定目标的时候,专注会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率的找到答案。但,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专注只会帮助我们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提出的问题本身,会限制我们的眼界和目光。
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让改变现状作为提出问题的前提。二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多留意那些看起来“无关”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