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海钩沉
戏说中书街(90)

戏说中书街(90)

作者: 宜昌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8:42 被阅读0次

戏说中书街(90)

九十、康百万

顾嘉衡但凡出行,自然很不简单,身为南阳知府,最前面有快马飞报目的地做好准备,前面有鸣锣开道,按照规矩,知府出行鸣锣九响,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叫清道;然后是仪仗,按照规矩,可以有青旗四面,杏黄伞、青扇各一,桐棍、皮槊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还有顾嘉衡的职衔牌:南阳府正堂、奉旨协办团练、诰封朝议大夫、前翰林院编修、前功臣馆提调等。那就很有些规模。如果加上陪同视察的各级官员,衙役、随从、兵勇,浩浩荡荡就是几条街,这就是排场,也是官场的面子。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曾经担任过广州知府的文学家赵翼(公元1727-1814年),就在著作里记下过知府出行的排场:出衙门时会按例鸣炮,炮声如雷震耳;出巡周边各县,轿前十多名仪仗人员作前导,后面是十多个簇拥着罗伞的衙役。而府衙的公款消耗很大:厨房七间,每天食米二石,厨房内有三只大铁镬,每天烧水几百斛(五斗为一斛)以供沐浴;另设有挑水工六名,专门挑水作泡茶之用。府衙里每月必演戏、设宴多次以招待各方客人,有时戏、宴过于繁密,知府分身不暇,还得请下属代为应付,其豪华做派可想而知。

顾嘉衡是从四品,如果乘轿外出的话规矩更严,在京的时候,规定是“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而“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那个时候,官员需按例,绝不准逾规,即便是出了京城,到了地方,可以坐四人抬的、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的官轿,也不准逾制。而平民百姓即便是是再有钱也只能乘黑轿。当今社会对乘车似乎也有限制,但只是演化成只管官不管民。

不过那个时候可以花钱买官,文雅的说法是“捐纳”,俗称“捐官”。自然就可以穿官服、有地位,也就可以有仪仗、乘官轿。其实,花钱买官古今中外都有,美国选举中的捐资组选、英国的捐资换爵位都是如此,我国更是发扬光大,不过就是到了清朝,“捐纳”越来越泛滥,史料记载,多的时候满朝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花钱最多者应是晚清的姚文栋(公元1852-1929年),史料记载,他15岁中秀才,以后乡试未成,乃纳资捐官,积资至二品衔直隶候补道。当时捐一个知县就要4600两银子,其薪俸只有60两银子。为了尽快能回本,当事官员多会选择贪污腐败,贿赂上官,以求戴上红顶子,好捞更多的钱。

有趣的就是,顾嘉衡一介书生出生,高中皇榜、翰林院修编、一路走来全凭真才实学,身为知府,除了理所当然、心安理得,自然在自己的辖区内可以乘坐四人所抬的官轿,而那个南阳属下巩县的康百万不过就是凭着百万家财,可以大把大把的花银子,就能轻松靠捐官穿上官服,到顾嘉蘅到他家拜访的时候,居然能抬出一顶八抬大轿请他换乘。

“这可使不得!”顾嘉蘅连连摇手拒绝:“朝廷有定制,逾越不得!”

“大人难道没听说过吗?如今可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个当地民谣里说成是“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大土豪康百万笑着回答:“到了康店地界,大人就客随主便才好,一乘大轿算不得什么!”

“使不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也是皇上的地盘,下官不敢!”面对着身穿三品朝服的康百万,顾嘉蘅不亢不卑的拱拱手:“我朝有制:‘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大人三品大员,当然坐得,下官却坐不得!”

“府台大人是实衔,在下不过就是个候补,出门办事摆摆排场、讨些方便而已!”康百万也就不再勉强:“大人所来,是为团练之事吧?不过就是找些壮丁保家而已,还值得大人亲自登门?府台大人亲临,除了蓬荜生辉,也就是诚惶诚恐!”

“不光是团练之事。”顾嘉蘅慢步向前走去,坐在轿子里面呆久了,也得活动活动一下筋骨,。他微微一笑:“下官还是来打秋风的!”

相关文章

  • 戏说中书街(90)

    戏说中书街(90) 九十、康百万 顾嘉衡但凡出行,自然很不简单,身为南阳知府,最前面有快马飞报目的地做好准备,前面...

  • 戏说中书街(75)

    戏说中书街(75) 七十五、南阳府衙话今昔 坐落于南阳城区民主街西部北侧的知府衙门始建于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

  • 戏说中书街(76)

    戏说中书街(76) 七十六、雾中想起来的 因为夜间那场无声无息的浓雾,水汽很浓,使得地上的石板都变得湿漉漉的,虽然...

  • 戏说中书街(30)

    戏说中书街(30) 三十、裕王的临幸 隆庆皇帝朱载垕(公元1537-1572年)是个性格孤僻的帝王,习惯于孤独,喜...

  • 戏说中书街(28)

    戏说中书街(28) 二十八、张居正的贵人 武昌之行,不仅仅是龙门一跃,对张居正而言,更重要的是遇到了他的贵人。 那...

  • 戏说中书街(29)

    戏说中书街(29) 二十九、进入翰林院 真实的历史远远比作家编撰的小说更精彩、更有趣。因为那些曾经鲜活的历史人物在...

  • 戏说中书街(27)

    戏说中书街(27) 二十七、张白圭到张居正 据说凡是成功人士,在人生旅途中都得需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监督、个...

  • 戏说中书街(37)

    戏说中书街(37) 三十七、与首辅品茗 ……王篆……起身告辞,只见游七(张家大管家)拎了一壶开水,后头跟着的一个约...

  • 戏说中书街(62)

    戏说中书街(62) 六十二、绝不以私干有司 夏日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厉害,从学院街那边一直无所遮掩的普照整条中书街,...

  • 戏说中书街(64)

    戏说中书街(64) 六十四、湖广会馆 李尚迪(公元1803-1865年)是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的后裔,本人的地位并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中书街(9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l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