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象山文集序》,此篇阳明先生提纲挈领地阐明了圣学之本和心学之源,并对“王道”与“霸道”做出了明确区分。
在文中第一段中写到: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7546912/29e22e5796aece8c.jpg)
意思是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尧、舜、禹这些圣人一脉相承的心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性一,允执厥中。”这句话就是心学的源头。这里的“中”,说的就是“道心”。而道心精一称为“仁”,即所谓的“中”。
其中十六字心法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险,道心幽而妙,用心精纯无杂、专心不二,诚心敬意笃行中和之道。
由此看来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学对了,它是直承孔孟法藏,直接在最根本的地方上学,这更坚定我学习的信心。
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此文是阳明先生对宋朝著名的教育家陆象山先生圣人之学的肯定。孔老先生教导学生要从心上去求,要从内求。孟老先生曰: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那颗放心的心而已。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优秀的素质,我们每个人都有,有时觉得没有,是没有用出来而已,如果使用出来了,它就在我们身上活现出来了,也就是做到了致良知。
学习圣人之学就是要真正的做到: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愿我们都能以一颗无我利他之心,启动内心良知,提升心灵品质,经营圆满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