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影录每天写1000字
一路《看见》 读懂人情

一路《看见》 读懂人情

作者: 栀言东风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3:32 被阅读0次

           柴静的这本书,我今年就已经重复捧读了四次,里面许多观念与感悟,读一次,品一遍,深一层.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路《看见》 读懂人情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小人物也有权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你们在制造恐慌.”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双城的创伤》

    人总是要分开的,但有的东西永远在的.
    “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伤者的胳膊泪水涟涟,这样救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
    “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是对峙,不是对抗》

    生活就是严峻的历险,学得越快越好.
    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我隐隐有个感觉,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辗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你想拜访弱者,就要让弱者同情你.”
    “作家野夫说:‘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做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不能去要求别人宽容.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        者?”                                                         -“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物当做性  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  做德行,把偏见当做原则.”
    “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男男、女女、男女’,只在于这个人本身.”
    “性应该是美感的.过于放纵与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当饥渴都解决不了,又何谈精神上的诗意?归根结底,没有一个宽容的制度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让人自由地爱吧,愈自由愈纯洁.”
    “当她们认为你也是在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了.”
    他像他拍摄的人一样,承受着命运施加于自己的一切,不粉饰,也不需要浮夸的怜悯.
    生和死,苦难与苍老,都蕴含在每个人的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沉默在尖叫》

    我有一个感觉,家庭是最小的切会单位,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爱伦堡说过:“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要让人看见它,还要人感觉到它.”我想感受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他笑的时候……他给你一个微笑的时候,简直就像把全世界都给了你的那种感觉.”                                             (孩子在描述有家暴倾向的爸爸.)
    “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但不要恨爸爸这个人.”                                         (生活在家暴恐惧中的母亲和孩子的谈话.)
    “一个人他的心再硬,也有自己心底的一角温柔.”                                         (孩子对有家暴倾向的爸爸的理解.)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一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我只是讨厌屈服》

    他大声叫了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不管你有多强大,包括一个国家部委,当你被告上法庭的时候,你是被告,我是原告,大家坐在对面,中间是法官.你和我是平等的.”
    “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屈服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他(郝劲松)说,“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地改变.”
    科学家说:“仇恨,是一些初级神经组织,深深栖身于人脑最新进化的外部皮层之下.”
    -“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问.                   -“靠我为自己权利所作的斗争.”郝劲松  说,“权利就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  就只是一张纸.”
    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  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她写:“但我宁可听别人发火,也不愿意听她叹气.”
    -“争论不是会让意见更分散吗?你为什 么说可以达成共识?”                             -他说:“只有通过争论才能达成共识,争论是争真理,有理走天下.”
    -“你说得太天真,你能做的只有相信, 却不能证明它的存在.”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你的问题是你总是太投入,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了.”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新闻人)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
    “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事实就是如此》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人的生活也是这样,经历了磨难和艰辛,正在生根发芽,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长出来.

    •《无能的力量》

    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这些事情全都失败了,失败得非常严重.但假如我当时就成功,不成熟的事情就会变得很大,而我自己就会变成我不喜欢的那种人,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坏事情也需要发生,如果没有坏事情,我们会意识到什么造成坏事情吗?但它肯定有一天要过去的.”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我拐了弯问他,“你认为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  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  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  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  好像一面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  不要这个想象.”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卢安克将他的半辈子都花在了异国他乡的这个山区里去陪伴教育这些孩子,而他的学生如此描述他.
    -背地里我问他:“我怎么老没报答改变  我的弱点?”                                              -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     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没有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不光是简单,不光是家长,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陈虻总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如果哀痛中,我们不再出发,那你的离去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令我感动小片段:

            “那个父母双亡的十岁孩子,最后一次偷窃,他分了一千多块,回来后都给了小时候养过他的老人.采访完我们留了些钱给村里人照顾他,走了几步,我回身把这孩子叫到门后,给了他一百块钱.

           ‘你知道阿姨为什么给你钱?’我轻声问.

           ‘知道.’他低着头,‘因为我可怜.’

           ‘不是,这是你劳动所得,你今天帮我我们拿了很多次带子,很辛苦,所以这是你自己挣的,我要谢谢你.’

           他抬起头,羞涩地笑了一下.

           他们租过的那个房子,收拾得还算干净.和所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墙上贴着明星的照片,窗台上放着整整齐齐的十几个牙缸,他们每天早上排好队去刷牙……他们把这个房子叫做‘家’.”


    真实即生活.柴静带给人的力量,在于她认识人的过程认识自己,也让我们审读了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看见》 读懂人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m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