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意识
首先,目标表述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有指向性的。其次,老师心中要有目标,这节课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关注意识
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看学生是否坐姿端正,是否眼神追随老师,是否随手做笔记,对于老师的提问是否回答等,如果状态不佳,及时调整。
3、思考意识
老师的引导是学生思考的前提,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4、激励意识
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但要发自内心,让学生真正地感觉到老师对他的认可,他可能会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5、落实意识
课堂提问是最简单直接的落实方式,学生是否掌握某一知识点,提问一下便知道。但提问只针对于部分学生,若想全面落实可以通过默写的方式,课下针对默写结果再进行二次落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