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来讲两个故事。前一阵,想买一本书,但因为网上购书需要满一定的金额才能免邮费,于是我花了一个晚上在网上选书凑单,但最终拿到书后,我发现,其实我只想要那一本书。我为了省5元钱的邮费,又多花了好几十元。
过年前,电商搞促销,买两件衣服就免价格低的那一件的钱。我看中了两件衣服,但其中一件太便宜,买这两件只省一件便宜的价钱,我觉得实在不划算。于是我又依照原来选中的那两件衣服的价格,仔细挑了两件分别与原来看中的衣服差不多价格的衣服,请注意,我是把价格作为了挑选的首要因素。按照贵的和贵的一组,便宜的和便宜的一组,下了两张订单,我觉得自己把优惠使用到了最大化。但最终衣柜里多了四件衣服,我喜欢穿的还是只有那两件。
这虽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这很可能也是你的故事。因为免费的东西总是让人感到高兴,人人都会喜欢。
但免费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好的,免费有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上面故事中的我与和我一样的人们,多花钱,还买回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有了几次非理性,下一次面对免费时,我们就能够做到理智面对吗?——既不会买回自己不需要的,也不会放过最划算的。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我们还会非理智。
不信?那来看下这道选择题。假如商家推出礼品券,一种是免费领一张10元券,一种是付7元领一张20元券,你选择哪一种?马上回答,你选哪一种?实验证明,多数人都会选免费的那种,尽管付7元的会得到比免费的多3元。
为什么我们在免费面前,总会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呢?美国的丹.艾瑞里在他的《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中给出了他的解释,他认为,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是因为那样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的。所以,下次再遇到免费诱惑时,一定要多对自己说:“不要怕没占到便宜,不要怕没占到便宜!”

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是不是我们在免费面前就可以保持理性了呢?不要过于乐观。专门对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进行研究的这位丹.艾瑞里先生也在买车时,也为了那三年免费换机油,买了辆不适用的红色酷似跑车的奥迪车,而放弃了他早已调研计划好的实用的厢式旅行车。所以今后即便又在免费面前不理智了,也不用对自己过于自责了。专家都是如此,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对免费保持冷静,但如果是销售者,懂得了“免费”的意义——免费不是折扣,它和折扣完全是两码事。那就可能一鸣惊人了。比如当年美国亚马逊在第一次搞网上购书满额免邮费时引发的全球销售量的大幅度增长。
怎样利用“免费”来引导人的行为,还是一个值得政府、公司好好研究的课题,这会是一张引导大众、职员按照自己是思路行事的好牌。比如,当年的周庄,当地政府想开发旅游,增加地方收入,他们采取了不收景区门票,以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的餐饮、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最终繁荣当地经济的做法。这种方法虽然与人们的直觉背道而驰,但最终的结果确实会证明,免费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