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新一届七年级学生的首次郑州市期末统考了,内心深处有期待,期待着统一命题试卷来检测下本学期自己的教学工作,当然也有担忧,担忧的是全新学情、全新模式、全新团队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调整到位。
夜来幽思,打开手机,本来心绪不宁的胡乱打发时间,却无意中翻到了《对话》“十五年”一期节目中,柳传志、王健林、马云三位传奇大佬、商界巨头,但我更喜欢称之为“团队领袖”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他们的成功,一定有他们个人才智的基础,但能做到“商业帝国”级甚至称之为“改变人类”,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而他们本人,一定是一位优秀的“leader”。要想做好班级管理,本质上也就是要学会如何带领团队,可能不会有心智相当的“员工”(全是未成年),也可能不会有理念都恰好匹配的“董事”。此时,我们亦可跨界学习,达到触类旁通。
柳传志先生的一句话“先搭班子,后定战略”,改变了我对“工作计划,预定设计”的一贯迷信。书,可以传授知识、分享经验,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每年都会在接班之前,大量阅读,预先做好各种班级管理设计,但往往不能按部就班进行,要经历一些波折,按三年时间来看,似乎是“厚积薄发”。今天听到柳先生的理论,那些同样经历过坎坎坷坷的人都会有些许思考和认可吧,在“人”的世界里,不是你订好了目标就能实现,而是要组建好团队后,结合团队现实情况,去制定可行性战略目标,那可能事半功倍。
马云先生谈到对王健林先生投资中国足球的关注时,更是一针见血:“我对足球的热爱不是我因为我热爱足球运动,而是中国太需要足球这样的团队。我们中国所有的运动单打独斗都非常好,乒乓球、羽毛球我们都搞的很好,但是合在一起都不行。现在公司里面那些年轻人,90后80后进来以后,他们的合作配合精神之差,是让人沮丧的。这是一种文化,所以王总的难,不仅仅是制度的难,更是文化建设之难。”
目前正是0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现象和家族聚焦现象更盛的一代,不知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会迎来何种评价。开放二胎后,期待10后会有所改变。
班级组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都是目前教育的一个大课题,从国家成立“中国教育协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到各省陆续进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都可略见端倪。
跨界学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优秀的企业绝非只靠制度在运行,一定要有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如王健林一般的“万达哲学”。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我校“重构校园文化、提炼学校精神,探索从制度管理到文化引领”的学校发展战略,也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笔至此,夜深入眠。
网友评论